學者:美印鈔抗疫 造成通貨膨脹
2021-11-28 04:30
(星島日報報道)「前幾天朋友打電話給我,說我的信箱裏放了一張支票,美國聯邦政府給了兩千美元(約一萬五千六百港元)。」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昨天在北京《財經》年會上,以自己近日收到的「意外之財」,來說明當今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
李稻葵曾在美國生活,但已回國多年,仍然收到美國政府的疫情補貼,確實不可思議。他說,美國政府的「慷慨」,助推了通貨膨脹,「因為美國人不儲蓄的,突然天上掉餡餅馬上消費」。他警告,由於美國聯邦政府為應對疫情大量發鈔,造成通貨膨脹,一旦貨幣開始收縮,就會對發展中國家產生很大影響。「債務衰退」或是世界面臨的「灰犀牛」(比喻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之一。
另一隻「灰犀牛」是產業鏈的重新布局。李稻葵指發達國家在疫情前就意識到,以前的全球化導致本國產業空心化,要把部分產業搬回到自己的國家,尤其從中國搬出去。
「往回搬對全球經濟是甚麼含義呢,一定是生產成本上升,因為它是違反基本經濟規律的,目前是最便宜的;經過多年的運行,往回挪成本上升又是通脹壓力。同時讓許多國家,包括中國經濟在內,會受到負面的衝擊。」
第三個「灰犀牛」是低碳的灰犀牛。「發達國家現在(鉚足)了勁要減碳,那麼發達經濟體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程度遠遠低於新興市場國家,它已經過了那個階段了。
因此他們想方設法限制排放,或者加稅或者搞碳交易,這樣整個化石能源的價格會上升,通脹壓力又來了。」他認為,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中國,對此必須高度重視。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