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醫健高峰論壇 多國官員與專家對話
2021-11-18 04:30
(星島日報報道)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近兩年,各國開始思考疫後醫療發展方向。首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下周三在會展及線上舉行,邀請共七十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衛生官員、醫學界人士等分享經驗,內容包括疫後公共衛生政策、醫療科技以及大灣區醫健融合等議題,期間本港及新加坡衛生部門亦會進行對話。論壇也會展示超過一百家醫健企業的科技,初創企業可以有機會與投資者進行一對一對接。
今次醫療健康高峰論壇,是繼一月初本港舉辦亞洲金額論壇後,貿發局再度舉辦大型論壇,主辦機構昨舉行發布會公布詳情。其中論壇的重頭戲,相信是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及新加坡衛生部部長王乙康,會就醫療衛生政策進行討論;兩間新冠疫苗生產商復星及阿斯利康的高層,亦會就後疫情時代醫健業未來的路向發表意見。論壇也邀得政界、商界及醫療界的權威,討論數碼經濟、人工智能及大灣區醫療融合。
論壇以「強韌迎變 共塑可持續未來」為主題。主辦的貿發局總裁方舜文表示,新冠病毒的衝擊,令世界各地意識到需共同努力促進全球醫療衛生領域的科技創新,以實現可持續的未來。同時,亞洲地區面對的人口老化問題,令市場對醫療保健技術和解決方案的需求增加。今次論壇希望匯聚各界領袖,促進醫療創新及投資交流,凸顯香港作為醫療健康產業科研和商貿平台的優勢。方舜文亦指,希望論壇可以成為每年舉行的旗艦項目。
同場亦設有環球醫健投資項目對接,為創投基金、私募基金、家族辦公室等投資者感興趣的醫療保健及創新科技領域,與項目擁有人安排一對一實體及線上會議。場內的展覽專區,就讓一百家初創公司及醫健企業分享產品及投資策略。方舜文指,今次是本港首次舉辦醫療界別對接,未有設定為初創公司籌集資金的目標,主要希望讓投資者認識企業。
近年創立醫療初創企業的腫瘤科醫生莫樹錦表示,現時本港大部分創新的研究來自大學,本港醫學界在許多領域的研究都十分強,但不少教授沒有時間及專業知識,將概念轉移至成品,「教授要喺創業及研究二揀一」。他指,大灣區可以提供土地、人口及資金,希望論壇可以結合不同的持分者,例如藥廠及研究人員,擦出新的火花,長遠希望發展成醫療「知識樞紐」。
莫樹錦亦提到,本港只有七百多萬人口,市場太細,投資者「一講香港就唔使傾」。他指:「如果可以得到內地批准在大灣區發展,或者在香港有優惠,受惠人口增加,(投資者) 回報的機會亦較高。」他亦說,本港租金太貴,期待未來落馬洲河套區,可以為本港企業提供租金優惠。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