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快遞包裹表面大機會帶病毒 籲勿生食冷凍食品

2021-11-17 18:00

專家指來自疫區的快遞包裹表面大機會帶新冠病毒。網上圖片
專家指來自疫區的快遞包裹表面大機會帶新冠病毒。網上圖片

內地「雙11」購物節過後,內地各省市民眾陸續收到網購包裹。對於內地發生多宗快遞包裹包裝檢出新冠病毒,南方醫科大學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衛教授接受內地《科技日報》訪問時說,「來自疫區的快遞包裝外表面大概率會帶有新冠病毒,畢竟新冠病毒感染者會通過多種途徑外排病毒。但經過遠距離和長時間運輸,存在死病毒的可能性較大,活病毒的機率很小。」

趙衛表示,即使是死病毒,但它依然有核酸,所以核酸檢測時會呈陽性。但因為是死病毒,沒有活性,一般來講不具備傳染性,公眾對此大可不必過度恐慌。

至於新冠病毒在環境中存活時間到底有多長,趙衛解釋,新冠病毒對高溫和乾燥敏感,一般來講,在印刷品和薄紙表面,3小時後即檢測不到有活性的病毒了。而在衣物表面,病毒可以存活2天,在不銹鋼表面,可以存活7天。在外科口罩表面,7天之後仍然可以檢測到較多的有活性的新冠病毒。

趙衛強調「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4℃最穩定,14天之後大部分病毒依舊存活。22℃下7天後仍然可以檢測到存活的病毒,但是14天之後就完全檢測不到了。」。趙衛說「因此,來自疫區的快遞在經過長距離運輸後,存在活病毒的可能性較小。」

趙衛更提醒,值得注意的是來自冷鏈運輸的物品。三文魚上附著的新冠病毒在4℃存活時間至少10天,25℃時存活2天,兩種溫度條件下病毒滴度隨著時間延長均不斷下降。此外,自由懸浮在細胞培養液中的新冠病毒在4℃和25℃條件下存活時間至少8天,但病毒滴度在4℃下變化不明顯,25℃下滴度下降明顯。

趙衛建議,公眾盡量不要購買來自疫區進口的冷鏈食品,盡可能減少生吃冷鏈食品,加熱處理過的食品基本上是安全的。收快遞者可以在室外環境中拆下外包裝棄於垃圾箱中,有條件盡量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操作,棄置後應及時洗手。

專家籲民眾勿生食冷凍食品。網上圖片
專家籲民眾勿生食冷凍食品。網上圖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