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殘疾人士自感邊緣化 近4成人經常獨自一人少社交

2021-11-09 15:30

香港復康會復康部高級經理潘友為(左)、香港復康會研究及倡議中心經理張冠庭(右)與服務使用者麥耀強(中)。
香港復康會復康部高級經理潘友為(左)、香港復康會研究及倡議中心經理張冠庭(右)與服務使用者麥耀強(中)。

香港復康會早前進行一項有關「殘疾人士社會參與和共融研究」的研究調查,發現社區環境對殘疾人士的方便程度只屬一般。另外,大多數受訪者及長期病患者自覺社會參與度和支援偏低,自我形象低落。當殘疾人士與其他人交流、 使用社區設施和參與社區活動時,受訪殘疾人士和長期病患者同意曾因殘疾而分別感到不受歡迎(30.5%)、遇上不善對待(29.3%)及感到害怕或不耐煩(26.2%), 更有27.2%殘疾人士受訪者因殘疾而感到被高程度歧視。 

香港復康會將於12月12日舉辦「無障行者」大型社區教育及籌款活動,讓大眾親身體驗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生活挑戰,希望透過此別具意義的活動,建立一個關愛和共融的社會。 

香港復康會指,研究中有 82.7%殘疾人士受訪者認為,小巴對殘疾人士來說較為不方便,有 44.1%則認為的士較不方便。 有超過5成受訪的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受訪者認為,公共運輸交匯處中的輪椅人士上落車處、公共行人通道的樓梯或斜道,以及郊野公園的殘疾人士洗手間使用時都較有障礙。 

研究又發現,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社會參與度偏低,較少參加社交活動,當中45.6%經常獨自一人活動,僅20.1%受訪者經常跟親朋好友親身見面,但64.7%受訪殘疾人士表示經常利用電子產品與親人保持聯繫。調查中大多數受訪者很少或從不參與社區活動,包括病人自助組織活動(76.3%)、義工活動(76.2%)、文化 活動(69.3%)或體育活動(60.1%)。 

研究亦發現,殘疾人士自覺被社會邊緣化,僅37.4%受訪殘疾人士同意自己是社區的一分子、22.7%認為社區能夠滿足生活需求、20.6%認為自己和居住的社區保持密切聯繫。結果反映大多數殘疾人士認為自己在社會的歸屬感較低。 

有關公眾人士與殘疾人士對「最影響殘疾人士像非殘疾人士充實生活的因素」,有6成公眾人士受訪者認為「自身的健康或殘疾狀況」這因素影響最大,但只有 35.6%的殘疾人士受訪者認同;相反,有 31.4%的殘疾人士認為「外在環境的方便(無障礙)程度」這因素影響最大,但只有22.4%公眾人士受訪者如此認為,反映公眾人士與殘疾人士就充實生活最大影響因素的認知上有明顯差別。 

另外,受訪殘疾人士對殘疾有較負面的印象,包括有超過5成受訪殘疾人士認為殘疾人士會對家庭及照顧者構成負擔(53%)、容易被其他人低估(51.4%),或被投放較低的期望;或認為殘疾人士對社會構成負擔(31.2%),反映他們自我觀感較負面。 

香港復康會復康部高級經理潘友為表示,殘疾人士能否在社會共融,除受自身健康狀況影響,也受外界對殘疾人士的看法、支援及社區環境無障礙程度影響。近年社會對無障礙設施的認知已有所提升,在公眾空間增設相關設施,如斜道、 升降機及引路磚,提升他們外出的信心,然而,社會的無障礙設施仍有進步的空間。 

潘友為稱,殘疾人士的社群意識(即對社區的歸屬感)可作為評估殘疾人士是 否共融社會的指標,此量度現仍屬較低水平,需要多方面的介入,建議政府制定全面普及無障礙的士和公共小巴的藍圖和策略,以及為不同專業人士提供無障礙培訓,提高對殘疾人士及無障礙法規、設計及管理維修知識。另政府及相關團體可加強社區教育,透過舉辦體驗式活動,讓一般市民了解和體驗殘疾人士在日常生活面對的問題。

是次調查於今年8月至9 月期間進行,分別透過隨機電話訪問及網上問卷方式收集了500名15歲或以上、沒有殘疾狀況或長期病患的公眾人士,以及321位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及其照顧者的回覆並納入分析。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