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搵到食自然有產業
2021-11-01 12:00
最近遇到一件新奇又有點啟發的事情。事緣某大專院校的新聞系課程,導師給的其中一個功課就是訪問本地體育記者,對於香港殘疾運動的看法。筆者偶然成為受訪者之一,回答問題的同時也不禁聯想到,其實某些方面整個體育界都面對同樣的問題。
在今年東京殘奧之前,也許香港人提起殘疾運動員只會記得輪椅劍擊的余翠怡,甚至連一個名字也想不起來,其實對健全運動員又何嘗不是如此?張家朗在奧運奪金之前,有多少人認識這個名字?甚至一二年已經在奧運奪牌的李慧詩,到現在還有人會記錯,何詩蓓也仍然有人會叫錯何韻詩,運動員的知名度其實仍然有相當大的擴展空間,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商業推廣的配合就不可或缺,而這正是筆者在回答訪問時聯想的問題。
現在的體育發展基本上仍然是靠政府主導,職業化的市場非常小,全職運動員收入主要靠政府的精英運動員資助,但在東奧後局面漸漸改變,謝影雪、張家朗、張小倫等運動員逐漸出現在各種不同產品廣告,形象漸漸入屋,再發展下去能不能慢慢轉向如日本的實業團模式,由企業與廣告養活運動員?就像最近在丹麥與法國羽毛球公開賽表現非常出色的日本女將山口茜,她的日常訓練並不是在政府國家隊,而是在所屬的公司「再春館製藥所」,在日本的國內比賽她亦是穿上胸口有公司名字的球衣出賽。即使在國際羽聯的巡迴賽,日本球手的球衣上也有印上各種贊助商標誌,這些全部都能讓球員有實際得益。
而且日本不少運動項目如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等,運動員都是屬於不同企業的員工,企業聘用運動員令後者退役生計有保障,運動員取得佳績又為企業爭光互惠互利,香港又是否可以參考?其實也不用硬性規定企業需要支持體育發展,但如果政府可以制定如「支持體育免稅額」等措施成為誘因,自然就會吸引商家投入,齊齊發大財,自然就有產業了。(何子善)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