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校際AI方程式賽車 蔡繼有隊伍年僅11歲 年底舉行 70隊角逐

2021-10-25 03:10

賽事的初級及高級組,分別以「JetBot」(右)及「JetRacer」的自動人工智能賽車,透過編程「學習」跟隨道路高速移動。 網上圖片
賽事的初級及高級組,分別以「JetBot」(右)及「JetRacer」的自動人工智能賽車,透過編程「學習」跟隨道路高速移動。 網上圖片

人工智能(AI)日後或成為各行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然而AI概念抽象,中小學生須通過實踐加以理解。有團體首辦校際AI方程式賽車比賽,並提供工作坊,讓學生通過編程、機器學習等元素,「培養」無人駕駛模型車作賽,吸引21所中學、70支隊伍角逐。保良局蔡繼有學校4名僅11歲的學生組隊參賽,他們指備戰過程中,留意到人與機械的視野不一,要以不同「角度」解決問題,讓戰車「學習」。

隨著AI普及,教育局在高中資訊及通訊科技科課程中,列明要介紹人工智能,預計下學年正式落實,同時不少學校積極投放資源在AI學習,以裝備學生應對未來挑戰。年底於亞洲國際博覽館一連3天舉行的首屆「校際人工智能EDGE級方程式賽車比賽」,由智慧城市聯盟主辦,分為初級組及高級組,共吸引21所學校、70支隊伍參加,首兩天為初賽,兩組最快完成指定圈數的8支參賽隊伍,可出戰第三天的決賽,初級組決賽為障礙賽,高級組則鬥快跑畢20米乘30米的賽場。

須即場「訓練」戰車

聯盟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教育小組主席劉靖瑋指,留意到現時坊間提供的AI課程,多教導學生編程操控機器,未提及「機器學習」這項AI系統具備的特色能力。大會將安排AI工作坊,教導參賽學生利用編程及照片,讓系統「學會」按照路線行走及偏離路線後自我校正,其後自行安裝及訓練兩輛賽車,每輛車只可安裝一個鏡頭,且不可具備人手操控功能,由於參賽者抵達賽場後,始獲悉賽道情況,參賽者須即場「訓練」戰車,臨場調整作賽。

在小學階段中加入恒常STEM課程的私立學校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共派出3隊參賽,其中4名年僅11歲的第6班學生,出戰初級組賽事,是今屆最年幼的參賽者。他們均表示對AI非常感興趣,通過比賽把課堂所學的編程,與工作坊接觸的AI融會貫通。

他們又指備戰過程中,印象最深的是讓賽車學會直綫行駛及避開障礙物,須輸入路綫及障礙物照片,以及通過程式「點出」行進方向,讓賽車學習及分析,組員之一的翁泓曦指,試過拍攝及輸入數百張照片,但賽車只會原地轉圈不分左右,後來發現是輸入照片時未有分類,令AI無所適從,方解決問題,亦明白人與機械的視野不一,而學會以不同角度解決問題;同組的王培彥則指,通過此經歷,明白AI要順利學習知識,影相時應貴精不貴多。

學會不同角度解難

由3名第8班女生組成的隊伍,同樣參加初級組賽事,認為自行安裝賽車最具挑戰性,3人皆未用過焊接工具,初次使用因陌生而感害怕。她們的備戰策略是先設想比賽時會發生的不同情況,如賽車脫軌該如何「自救」修正道線再針對相關假設拍攝照片。

該校唯一報名高級組的隊伍,由3名第11班學生及第9班學生組成,就讀第11班的梁隼朗及鍾雋宏,曾參加大學開辦的AI相關暑假學習班,熟知AI知識,而第九班的陳希裕則擅於製作機器,具豐富參賽經驗。他們均期望通過比賽,實踐所學。

蔡繼有學校創校校長及學校顧問劉筱玲期望,學生可藉比賽提升對STEM的興趣,以及加強溝通和協作能力;總校長莊美珍亦指,是次賽事,是學生首次參加與AI相關的比賽,要求軟件和硬件互相配合,讓學生掌握AI知識。

記者 袁嘉詠
原文刊《星島日報》教育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