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難實地考察 沽空機構狙擊大減

2021-10-20 05:30

湯飈表示,由於近年不時有大型會計醜聞,令核數師更小心。
湯飈表示,由於近年不時有大型會計醜聞,令核數師更小心。

  (星島日報報道)近年沽空機構的足迹罕見,根據會計師行致同所發表的報告,今年因沽空機構而觸發(短期)停牌的公司數目大幅減少。致同中國法證調查服務主管合夥人湯飈表示,近期較少沽空機構發表報告狙擊本地上市公司,其影響力亦有所下降,而今年沒有因沽空報告而令公司長期停牌的個案。

  湯飈續指,沽空機構主要狙擊市值達10億元至1000億元的上市公司,而由於去年疫情爆發,沽空機構所公布的報告數量已減少,估計是因為未能前往外地進行實地考察,今年的數量再進一步下滑。他解釋,除了疫情因素,認為與大圍市場環境有關,據其公司研究,在過去3年至4年沽空機構的獲利機會不大,被狙擊的公司股價在半年或一年後仍錄得升幅,減少沽空機構出手的誘因。

  此外,宏高證券投資經理梁杰文亦表示,沽空機構近期活動減少,一方面是市場焦點放在內地政策身上,另一方面核數師面對更嚴格的監管,自然要「執正來做」。不少上市公司無法滿足核數師要求,而要延遲公布業績以及停牌,減低沽空機構出手的機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