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資投行壟斷英國新股生意

2021-10-05 05:30

Deliveroo選擇美資投行,為其安排於倫敦掛牌。
Deliveroo選擇美資投行,為其安排於倫敦掛牌。

  (星島日報報道)在金融市場上,華爾街大行一直在環球市場上佔主導地位,在新近大舉吞下印度、南韓及巴西等新股市場大部分業務後,原來英國新股市場也已成其「囊中物」,多隻在脫歐後崛起的新興股份,他們的上市安排工作都已被美資行取得,有英國財經界人士直言,美國華爾街大行一直在英國的股票顧問,或安排新股上市的排名中佔據主導地位,今年也不會例外。

  在2020年初脫歐後出現一批英國新興企業,都陸續被美資大行取得了保薦協議安排上市,包括被投資者譽為「英國成功故事」的DNA測序公司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Plc,其聘請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和摩根大通擔任上市全球協調員,負責為公司集資約5.2億英鎊(約55億港元),股份已於上周四上市,表現突出,單日急升47%,為近十年來同規模股份中表現最佳。

  在有計畫上市的英國公司中,Nanopore並不孤單。食品配送初創公司Deliveroo Plc、私募股權公司Bridgepoint Group Plc、靴子製造商Dr. Martens Plc,以及在線禮品店Moonpig Group Plc等,都選擇美國的投資銀行作為頂級顧問,而英國承銷商則只能退居二線了。雖然食物派送公司Deliveroo Plc上市後股價初段欠佳,之後逐步反覆向好,但都無損有意上市企業聘用華爾街大行安排上市。

  英國本土企業正以脫歐以來最快的速度在倫敦上市,但這種繁榮對英國金融家的好處並不大,美國投資銀行在最大的交易中搶佔了最有利位置,以及隨之而來的高額承銷費。分析公司Coalition Greenwich的交易銀行業務主管Eric Li表示:「我們愈來愈多地看到英國和歐洲各地的本地銀行在戰略業務上的失敗。」

  其實,在經歷了幾年的低迷之後,IPO已在英國蓬勃發展,國內發行人引領潮流。倫敦市場正在與阿姆斯特丹和法蘭克福等歐羅區金融中心展開競爭,而旨在放寬企業上市道路的監管改革也提振了倫敦市場。然而,努力過後,英國投資銀行並未能主導收成,美國仍佔據領導地位,預計今年也不會有例外。新股上市涉及使費不菲,在整個工序中,涉及的人力及物力都不少,若沒有龐大的資源及分行網絡是不易成功的,故在爭取定單上,美資大行是有其優勢的。

  在彭博的英國IPO排行榜上,美資銀行位居前3位,巴克萊銀行和Numis Corp. Plc分列第4和第5位。這兩家英國銀行是被稱為企業經紀的行業贏家,此為英國獨特的投資銀行領域,為上市公司提供從戰略到股東參與等各個方面的首選建議,希望藉雙方所建立的這些關係,日後可在資本市場交易及收購中獲得利潤。

  英國承銷商在較小的市場中佔據一定地位,並且經常在大型IPO中獲得一些初級職位。然而,這並不令當地投行界感到欣慰,因為大部分承銷費用都被掌舵這艘船的全球協調行吸收了,而這些全球協調行主要就是由美資大行包辦。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