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基因組中心先導計畫 為2千病人尋病因

2021-09-30 03:57

鍾侃言指,現已招募來自9個家庭的22名參加者,大部分人均未能找出病因。 伍明輝攝
鍾侃言指,現已招募來自9個家庭的22名參加者,大部分人均未能找出病因。 伍明輝攝

去年成立的香港基因組中心,今年7月正式開展基因組計畫先導階段,為2千名病人進行「全基因組測序」,以尋找出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協助臨牀治療。負責計畫的首席科學總監鍾侃言指出,目前已成功招募九個家庭參與,將先由港大化驗室進行首批基因測序,預計數周內開展。基因組人才不足一直惹人關注,行政總裁羅思偉透露,中心目前只聘到約40人,直言招聘有困難,特別是生物信息學家及遺傳輔導員等崗位,但預計先導計畫可如期達標,並於明年進入主階段,惠及更多病人。 

早於2017年,港府已成立基因組醫學督導委員會,並制定《香港基因組醫學發展策略》,至去年5月正式成立香港基因組中心,以推行首個大型香港基因組測序計畫,預計於2025年完成約5萬個全基因組測序。

港大實驗室處理基因樣本

香港基因組中心首席科學總監鍾侃言表示,基因組計畫已於今年7月開始試行,在先導階段為2千宗未能確診病症,以及與遺傳相關的癌病個案,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繼而將有關數據用於病人臨牀治療。他形容,現時中心處於準備階段,如同餐廳試業般,但已成功招聘9個家庭的22位參加者參與計畫,包括成人及兒童,預計未來幾星期內,開始為他們進行基因組測序,並將交由港大化驗室處理基因樣本。

鍾侃言透露,首批參加計畫的病人均曾諮詢過不同醫生,惟一直未能找出病因,其中一名年約十五歲的少女自小患有腎病,其後惡化至腎衰竭,需接受腎臟移植,「很多醫生都嘗試過,但找不到病因,她本身家族病史也無特別。除了腎病,她亦出現解釋不到的皮膚鈣化情況。」故他期望通過全基因組測序,為她找出病因。

作為罕見病專家,鍾侃言直言,要為病人從基因組尋找病因,屬漫長旅程。他指出,提取樣本及進行測序,往往只需數天時間,但由於分析基因組的過程複雜,需從中選出不常見、可能致病的基因變異,再進一步選出與病人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時間長短因人而異,「需時可能幾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他坦言,即使完成基因測序,也不一定找出病因,「但將來可能有助確診。」

3院轉介個案 明年起加入其他醫院

鍾侃言引述海外醫學文獻指,患有罕見病「Alstrom氏症候群」的病人,由有病癥至確診需時可能長達七年,以至20年。他續說,未能確診病症的病人,通常需諮詢多名醫生,過程或會經歷誤診,除了耗時等候治療,進行診斷測試亦需花費數以萬計費用,但在基因組計畫下,病人可免費接受全基因組測序,有助其臨牀治療。

要推動香港基因組計畫,背後需要專業團隊及各界合作。香港基因組中心行政總裁羅思偉指,現時參加者均由香港兒童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瑪麗醫院3所醫院,所組成的夥伴中心招募及轉介,正計畫明年起讓其他醫院,將合資格病人個案轉介至夥伴中心,加入基因組計畫。

港府去年5月公布首份《香港基因組醫學發展策略》,並成立香港基因組中心。 資料圖片
港府去年5月公布首份《香港基因組醫學發展策略》,並成立香港基因組中心。 資料圖片

招募人才困難 只聘到40人

培育基因組醫學人才,亦是今次計畫的目的之一。去年成立之初,香港基因組中心曾指需招聘60至100人,以推行基因組計畫。惟羅思偉透露,中心現時只聘到約40人,仍在招募中,其中遺傳輔導員尤其缺乏,期望可與醫管局及大學合力培訓,例如通過實習栽培人手。鍾侃言則指,遺傳輔導員是基因組醫學的重要橋梁,除了擁有遺傳科及基因組醫學的知識背景,亦須懂得數據處理,更重要是具備溝通技巧,讓病人明白基因組測序的目的。

至於生物信息學家也面臨人才短缺情況,同需加強培訓,羅思偉指已從新加坡聘請一名資深港人學者出任主管,由其帶領團隊,並已從海外招聘一名意大利籍生物信息學家,將繼續努力從本地大學招募人才。

由於本港從未推行大型基因組計畫,羅思偉指,由獲取病人知情及同意,以至基因測序、化驗分析等流程均須試行。隨着中心的化驗室將於今年底完工,他預計,屆時可交由內部負責基因組測序工作。他表示,有信心先導計畫如期達標,並於明年進入主階段,「現時我們已在商討主階段如何執行。」

記者 林紫晴 郭增龍
原文刊《星島日報》「每日雜誌」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