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倉大火|總隊目指當日無人明確宣布已啟動「MayDay」緊急救援程序

2021-09-29 14:03

梅斯榮供稱數次進入橫巷因太高溫而要撤出。
梅斯榮供稱數次進入橫巷因太高溫而要撤出。

2016年牛頭角淘大工業村時昌迷你倉四級大火致2名消防員殉職,包括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及消防隊目許志傑,死因研訊今續。死者張耀升失蹤後奉命入場搜救的總隊目作供,指當日與3名隊員按指示,沿著火場內其中一條滅火喉搜索,並轉入第一條橫巷,但未有發現張,其後因橫巷內溫度太高而撤出。張之後被抬出,現場即時「起哄」、「好緊張」,同僚蜂擁而上高呼急救人員協助。

總隊目梅斯榮供稱,大火首日下午5時50分連同4名同屬九龍塘消防局分隊「細搶救車」的隊員到場,負責接替觀塘分局同事的工作。梅隨後上大廈2樓入口指揮站,並在該層的迷你倉正門外見到一張間隔平面圖。他進入2樓迷你倉了解間隔後,再與同行的其中3名隊員上3樓向署理高級消防區長翁錦雄報到。

梅的隊伍按翁指示到3樓梯間候命,期間見到消防員尹建偉神情哀傷,雙眼通紅,並從同袍口中得知張耀升失蹤,形容現場氣氛「十分緊張」。7時14分,梅與隊伍接到指示要進入火場,遂檢查好個人防護監測器「衛士」、無線電對講機等裝備,及交出呼吸器個人牌。入場前,翁語氣沉重地向梅訓示,指著火場外其中一條滅火喉,吩咐其隊伍沿著該條滅火喉找到喉筆(即滅火喉的盡頭)後,在喉筆位置進行灌救,又提到「入到去如果見到張Sir,盡快叫佢出返嚟煙帽入口位置。」

隊伍一行4人進場,由於現場漆黑,濃煙密佈,他們需要互相搭著肩膀以防走失。梅憶述,他們沿著滅火喉匍匐前進4至6米後,遇到一個轉彎位,遂吩咐同行下屬陳偉成(音)站在該十字路口,向同袍指示出口方向,另著隊目何寶榮協助陳。

梅隨後與另一名消防員李偉雄(音)則右轉入橫巷,行前2至3米後便找到喉筆,他估計轉彎位在火場內的第一條橫巷,而橫巷闊度不足以打橫伸直雙手。梅下令李拿著喉筆射水降溫,自己繼續向前搜索,未料前進8至10呎後,因為現場溫度太高而感覺「皮膚焫到刺痛」,需要稍稍後退,讓李向其身體射水降溫後再推進。不過每當步至相若位置,又再次因為高溫而要後退。這樣的情況,重覆了大概2至3次。梅形容「現場溫度實在好高好高」,「可以講係以我經驗以來最高」,能見度亦非常低,坦言「如果無電筒,絕對睇唔到前面。」

數次進入橫巷不果後,一位李姓高級消防隊長指示梅與隊伍撤出火場。梅遂叫隊員先行,自己則接過喉筆並守在隊尾撤退,最後將喉筆放到橫巷靠近主走廊的位置。梅離開火場後到梯間休息,不久後現場「起哄」、氣氛「好緊張」,相信張已被尋回,在場同僚蜂擁而上,並大叫「救護兄弟!快啲出嚟!」梅當日再無入場救援,惟數天後身體仍不停出汗,需要求醫。

在張的家屬至法律代表提問下,梅承認當日從來無人透過無線電對講機明確宣佈已經啟動俗稱「MayDay」的緊急救援程序,同意翁亦無明確指出任務就是要救張,另透露火場內有不少於兩條滅火喉。

案發於2016年6月21日,牛頭角道淘大工業村第一座3樓時昌迷你倉起火,30歲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及37歲消防隊目許志傑撲火期間昏迷,送院後相繼離世。

法庭記者:凌子淇

建立時間12:49
更新時間14:03

總隊目指得知張耀升(圖)在火場失蹤後,現場氣氛十分緊張。資料圖片
總隊目指得知張耀升(圖)在火場失蹤後,現場氣氛十分緊張。資料圖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