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投行急拓財源 搶非中資IPO生意

2021-09-09 05:30

在羅馬尼亞成立的UiPath Inc.往紐約交易所上市。
在羅馬尼亞成立的UiPath Inc.往紐約交易所上市。

  (星島日報報道)自從中國於本年中對科網中概股往美國上市增加阻力、加強監管後,美國新股上市於上半年的興旺情況戛然而止,自7月以來顯得有點平靜,不少有意往美國上市的其他國家新股則趁機「攝檔」上市,當中以印度最積極。美資3大投行亦將焦點投放其他市場上的新股IPO,爭奪新股上市保薦人首名資格。以往較少留意細規模公司及行業,現時投行都採取較積極的政策,以及爭取更多融資生意。

  在中資赴美上市未生阻滯前,這些公司為美國投資大行帶來可觀收益,根據彭博提供的資料顯示,過去數年,新股上市籌資超過500億美元,代表了總集資市場的16%,其中中國的中概股佔了180億美元,可惜自中國限制手握敏感資料企業赴美上市需加強審批後,美國新股市場變靜了。

  那麼,實際情況又如何呢?大行如何應變?

  根據彭博提供的資料顯示,在今年上半年新股保薦人排行榜,頭3名分別為高盛、花旗及大摩,摩根大通排第4名,以集資所得市佔率來看,高盛與花旗相當接近,各為10.88%及10.46%。彭博分析員Alison Williams表示,新股生意可助高盛爭取更高排名,主要因這些項目所收上市費用較高,同時,為不同產品收取不同費用金額,亦可提高其整體融資名次。

  為爭取更多生意,中小公司也成為華爾街大行的對象。踏入下半年,不少中細型新股已湧現,其中包括由網球明星費達拿支持的蘇黎世鞋履製造商ON Holdings AG、另類投資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Allvue Systems Holdings, Inc.、提供一系列機械人流程自動化(RPA)解決方案的端對端自動化平台UiPath Inc.等。

  上述3家準新股都由高盛取得保薦人資格,亦正反映高盛在新股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確屬強橫。市場人士表示,新股或者包括收購及合併和股本銷售的頭3名位置,一向由高盛、大摩及摩通佔有,高盛取得之名單,料能為高盛於第3季或更遠季度取得可觀保薦費用。他說,客戶看好高盛,並將生意交給它主要因為高盛財務上強大,及人才眾多,可助其公司長遠達致成功,而其他服務亦能協助擬上市公司的融資需要。摩通及大摩方面,亦急起直追,在二手市場配股爭取成績,其中Ascendis健康消費品公司,便由摩通及大摩負責配售工作。

  在亞洲其他市場,高盛及摩通就失落了兩隻大型新股,其一是Burger King母企TAB Food,TAB Food計畫安排其旗下Burger King土耳其分店、三文治連鎖餐廳Arby's中國區分店於伊斯坦布爾交易所上市,保薦人為花旗及滙豐。另一隻為印尼大型快遞公司J&T,公司原安排美國上市,但因公司不少股東為中國籍及資本來自中國,故擬轉來港上市,據悉上市保薦人為美銀、中金及大摩。

  除了爭取新股生意外,華爾街大行亦爭取各類股票融資生意,擴大Equity of Capital Market(ECM)市場佔有率,最近聘請了相關人員,加強ECM市場的盈利能力。以往,不少大行只側重新股上市,尤其是大公司,因為一次的上市佣金及費用已相當可觀,但往後,不少投行加強注重ECM市場業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