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界72人參選 工聯料攬50席
2021-08-31 04:30
(星島日報報道)選委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九月十九日舉行,需要競逐的界別分組僅得十三個(詳見表),競爭情況較激烈的包括第三界別的勞工界,第二界別的社會福利界和醫學及衞生服務界。勞工界雖有七十二人爭六十席,惟團體選民大多是工聯會屬會,以工聯會土瓜灣會址登記的參選人更有五十人,工會中人料工聯會將盡攬五十席,其餘十席由勞聯及個別公務員工會代表競爭。至於醫學及衞生服務界二十四名參選人競逐十四席位,當中一半參選人為醫生,六人屬護理人員,業界評估或較多醫生勝出。
資審會日前公布資格審查結果,最終一千四百九十六人獲裁定資格有效,包括一千零一十五名界別分組選舉候選人,另有兩人不符資格。需要競逐的界別分組僅得十三個,共四百一十二名候選人競逐三百六十四個席位;另有二十三個界別分組毋須舉行選舉,其中六百零三名候選人自動當選。
競爭情況較激烈的,包括第三界別的勞工界,有七十二人爭六十席位。本報翻查該界別有效提名名單,發現七十二名參選人中,有五十人以工聯會於土瓜灣的會址作為登記地址;另外勞聯推薦十五人出選,參選人主要以勞聯位於旺角上海街的會址登記,其餘人士多為公務員工會代表,包括華員會會長利葵燕、香港高級公務員協會主席李方沖、香港公務員總工會主席馮傳宗等。
有工會中人表示,勞工界四百零七個團體選民中,約二百多個是工聯會屬會,佔絕大多數,因此估計工聯會派出的五十個參選人很大機會全部勝出。工會中人又分析,團體選民另一大戶是勞聯,約九十個工會登記做團體選民,因此餘下十席可能由勞聯佔多,例如七至八席;另由於公務員工會在社會角色加強,不同職級與職系的工會或可奪得兩至三席。有工會透露,以往選委會通常只會以拜訪及郵寄宣傳拉票,選制更改後,選委賦予更多職能,競爭激烈,今年除了印傳單推廣政綱,為讓更多人認識參選人,亦會在社交平台上載影片,並開設記者會關注勞工議題。
醫學及衞生服務界方面,有二十四人競逐十四個席位,當中十二人為醫生、六人屬護理人員、二人是藥劑師,另有三名專職醫療人員,包括放射師、職業治療師及臨牀心理學家,有一人報稱董事總經理(醫療科學博士)。有醫學界人士分析,合併後的醫學及衞生服務界,參選人以醫生為主,而且八十二名團體選民中,過半數為醫管局及其轄下的公立醫院的代表,另有大學醫學院院長、醫專代表、牙科學院代表及醫療機構代表,認為上述選民基礎會偏向支持醫生及公營機構的醫護人員。
不過該名醫學界人士分析,新選制有心合併界別,是希望界別走向更多元的專業化,而非側重某類行業,否則當政府推動變革時,可能會形成發展障礙,因此認為選委在考慮此一因素下,可能會按均衡參與的原則,平均選擇不同專業的參選人,並且需考慮疫情期間有否作出貢獻,以及反修例醫護罷工期間有無挺身而出呼籲醫護堅守崗位。
今次選委會選舉,第一界別多個分組均做好「協調」,參選名單與席位數目相等,不過部分界別分組未能做到協調,例如保險界,有二十人競逐十七席位。有資深保險人士透露,由於保險業中的公司競爭非常激烈,在選舉上不會有任何妥協空間,特別外資企業「不會畀面」,因此多次選委會都要選舉。該人又分析,界別八十八個團體選民,約一半為中資及港資公司,另外近一半則屬外資公司,外資企業的投票意向有決定性影響;而二十名候選人中,有起碼有七個來自中資企業、四個外資企業、兩個為香港資本中介人。
候選人名單詳見 https://www.elections.gov.hk/ecss2021/chi/valid_nomin.html。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