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帳號租售未成年 監管反催生灰色產業

2021-08-27 05:30

■有官媒指某些互聯網遊戲已變成青少年「精神鴉片」。
■有官媒指某些互聯網遊戲已變成青少年「精神鴉片」。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近期嚴管互聯網遊戲,要求企業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措施,防止沉迷。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企業加強未成年用戶帳號實名政策後,租售成年人帳號成為了有利可圖的灰色產業。

  本月初,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點名騰訊遊戲《王者榮耀》為「精神鴉片」,此舉引發遊戲類股價一度暴跌,分析認為官方對遊戲行業的監管勢在必行。

  以騰訊為首的中國多家遊戲企業,之後陸續宣布將加強未成年者保護措施,包含嚴格落實未成年帳號實名制、限制未成年用戶上線時間、清查可疑帳號、未滿十二歲的使用者禁止在遊戲內消費等。

  然而,據北京《新京報》報道,防沉迷機制最大的挑戰是「帳號真實使用者的身分識別」。在高壓管制之下,催生的灰色產業,就是向未成年人租售已經經過實名制認證的成人帳號。

  據報道,這些賣家以「無時間限制」等廣告語,吸引未成年玩家,只要付款,就能獲得成人實名認證的帳號,遊玩時間、儲值金額與遊戲內消費不再受到防沉迷系統限制。而且針對有些遊戲中設置的臉部辨識系統,更有專人協助破解。

  在有利可圖的情形之下,不僅有人出售帳號,更有工作室、團隊系統化的養帳號、買賣帳號,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報道引述一名熟悉產業生態的業內人士透露,電商平台上的帳號交易只是冰山一角,更多買賣會通過遊戲交易網站進行,「大型帳號批發商手中存有上百萬個遊戲帳號,他們通過遊戲交易網站出售給小型代理商牟取暴利,一些電商平台上的小號商也會向他們批量買號,一次性買三、五千個帳號。」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坦言,未成年人取得成年人實名認證帳號進入遊戲後,防沉迷系統便難以全面監管。因此,除了國家立法、行業守法外,家長應加強引導,多陪伴孩子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有了更多選項後,才更有可能不再沉迷網絡遊戲。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