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亞洲多國民眾極窮 8000萬人或每日賺不到15港元
2021-08-24 17:20
亞洲開發銀行(ADB)今日(24日)發表一份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症去年在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內,可能把多達8000萬人推向「極度貧窮」,而且可能損害區內國家對抗貧窮和飢餓的工作所取得的進展,令全球無法實現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之時消滅貧窮和飢餓的目標。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所摸擬的結果及分析顯示,如果沒有爆發新冠肺炎疫症,在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內,極度貧窮(定義是平均每天收入不足1.9美元,相等於大約15港元)的人口比率,應該由2017年的5.2%,下降至2020年的2.6%,但這場疫症危機可能導致去年的估算比率,推高2%。
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症阻礙人口流動,也令整體經濟停滯不前。若考慮到醫療衞生、教育和就業市場內不平等現象加劇的因素,「極度貧窮」人口比率可能會更高。
總部設在菲律賓馬尼拉的亞銀表示:「當抗疫行動對社會經濟所帶來的衝擊及影響浮現時,許多人已經要為生活而掙扎,而且要面對墮入貧窮網的風險。」
這份報告涵蓋亞洲和太平洋區的經濟體,包括46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以及3個發達經濟體。去年,4個經濟體當中只有大約1個錄得經濟正增長。區內的失業率上升,令受薪階層平均損失了8%的工時,對較貧窮的家庭和工人造成較大影響。
聯合國成員國於2015年一致通過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定下了一連串雄心勃勃的藍圖,由消滅飢餓、對抗性別不平等、以至讓更多人接受教育及取得醫療保健服務等,但亞銀在這份報告中指出,這場世紀疫症對經濟所帶來的損害,進一步加劇各國追求這些目標時所面對的挑戰。
聯合國定出2030年為實現上述各項目標的期限。亞銀首席經濟師、東京大學經濟學研究院教授澤田康幸說:「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原本取得了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進步,但新冠肺炎疫症卻揭露出社會和經濟斷層,可能會削弱該區的可持續和包容性的發展。」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