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成分股增至60隻 信玻李寧招行染藍

2021-08-21 04:30

■恒指季檢,成分股由58隻增至60隻。
■恒指季檢,成分股由58隻增至60隻。

  (星島日報報道)正在擴展成分股的恒生指數新一季檢討結果出爐,再增加3隻新貴,加入了信義玻璃(868)、李寧(2331)及招商銀行(3968),但恒指在「加倉」過程亦剔出交通銀行(3328),令成分股由58隻增至60隻。京東(9618)等科技股再次大熱倒灶,科技股權重在近月急跌後亦輕微下降。

  恒指公司公布,恒指將會納入信義玻璃、李寧及招行,令指數成分股短期內再添2對「孖寶」,即信義玻璃受旗下信義光能(968)帶挈一同染藍,李寧亦跟安踏(2020)代表體育用品領域;但招行獲納入之時,卻剔出同為金融類別的交行,亦是恒指增添成分股的改革過程中,首次有成分股被踢走。以H股計算,招行市值2973億元,相對交行的市值為1589億元,但其在藍籌中排第40,無論在同行中或藍籌行列中均非包尾。新季檢將在9月3日收市後換馬,並在9月6日生效。

  恒指亦調整藍籌權重,「ATMX」四股由上次合共28.43%輕微降至27.87%,其中騰訊(700)股價下跌後權重只降至6.13%,將重新調升至8%上限,而美團(3690)及小米(1810)則調整至6.9%及3.09%,較上次季檢後的影響力略減。值得留意的是,阿里巴巴(9988)的股價過去3個月下跌了23.4%,但沒有增發股份下,最新權重反而增至9.31%,或與期間有18.4億股從美國搬到香港有關,令港股流通股份比例由38.2%增至46.7%,而是次搬倉舉動,也令阿里權重首次調整至8%的上限。

  至於金融股比重持續下降,由變動前的36.79%減至35.96%,參考截至7月31日數據,追蹤恒生指數系列產品的資產管理總值401億美元(約3127港元),意味將有25.8億港元被動資金流出金融股。其中友邦(1299)權重由8.56%回復8%,滙控(005)影響力進一步減少,由7.43%調整至6.91%,藍等新貴招行權重則達到2.02%,比交行0.33%高。

  另外國指亦見到李寧的身影,國指將納入該股及京東物流(2618),同時剔出世茂集團(813)及海螺水泥(914),成分股維持50隻。

  uSMART盈立證券研究部總監陳偉聰認為,是次未有科網股染藍,未必是直接與內地監管風波有關,而是由於近期京東、快手(1024)等股價節節下跌,市值便因應大減,恒指公司或擔心未來股價會繼續向下,相信是今次未有染藍的原因。至於此時仍要剔除成分股,他就指,主要是部分藍籌股表現較差,令市值縮減,相信亦是正常舉動。

  過去不少股份都在股價相對高位時染藍,其後拖累恒指下跌,今次3隻藍籌新貴亦位於歷史新高。華盛証券分析師聶振邦指出,主要是因為按目前機制,恒指會揀選市值及流通量較大的股份,才有「升咗先入」的現象,但由於三股的權重共佔4.15%不算太高比例,對恒指的影響力始終落在重磅藍籌股身上。他認為今次揀股反映恒指公司取態穩健,認同按現時市況,不急於增加其他科網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