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額料達234億 傳商湯數周內申港上市

2021-08-18 04:30

商湯創辦人湯曉鷗,為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教授。
商湯創辦人湯曉鷗,為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教授。

  (星島日報報道)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港產人工智能企業商湯科技最快在未來數周向港交所(388)提交上市申請,集資高達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滙豐、中金為上市安排行。報道指,由於商湯早前被美國列入貿易黑名單,限制其與美資機構展開業務,因此美資銀行未能參與商湯的上市事宜。分析預期,美資行缺席對公司吸引機構投資者認購新股影響不大,但擔心若美國禁止美國投資者參與認購股份,大型新股的認購反應將備受打擊。

  早前有指商湯擬A+H上市,預期今年底在港上市後,將推進在內地科創板掛牌,並擬在本港集資10億至20億美元(約78億至156億港元)。彭博最新報道指,商湯在港上市將集資最少20億美元,若公司尋求更高估值,集資規模有可能進一步增至30億美元。商湯回應指,自成立以來致力於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百業,對於市場傳聞不予置評,感謝市場關注。

  報道指,商湯已委任滙豐、中金為上市安排行,海通國際亦有傳有份參與,但未見任何美資行蹤影,此乃由於美國商務部於2019年將商湯等28個中國政府單位及科技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稱他們涉協助中國政府打壓新疆穆斯林等少數民族。因此美國企業必須取得當局許可,才能向黑名單內的單位提供服務。當時外界認為政策主要限制商湯獲得重要的美國技術,但不料影響層面擴展至融資方面。

  事實上,隨着中美關係趨惡劣,美資行缺席於香港上市大型新股的情況愈來愈普遍。外電早前報道指,主要經營免稅店的中國中免,疑因中美關係緊張,加上屬於國企,管理層認為在港首次公開招股應避免聘用美資行,結果美資行不但未能擔任公司保薦人,連聯席全球協調人都未見其蹤影。

  有中資投行人士指,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帳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的主要工作是確保新股能獲得足額認購成功集資,涉及公司敏感資料的參與度低,加上商湯屬民企,因此相信美資行仍有可能參與其國際配售部分,但最終要視乎各投行的合規指引。他指,即使沒有美資行,相信不會影響公司發行股份,「o依家公司好多時係直接同投資者傾認購,而且其他投行都有能力尋找投資者。」

  以2019年回港第二上市的阿里巴巴(9988)為例,美資行雖未能擔任其保薦人,惟其他上市重要角色仍由美資行擔任。不過,另一歐資投行人士認為,商湯的業務非常敏感,同樣被美國列入貿易黑名單的曠視科技,亦早已終止其香港上市計畫,加上現時中美關係比2019年未見改善,認為美資行要參與商湯上市重要角色甚困難。

  他反而擔心萬一美國禁止當地投資者參與認購,對大型新股上市無疑有一定影響。商湯目前並不在禁止美國人投資與解放軍有關係的中國企業黑名單之內,理應美國投資者可認購其新股,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日前警告當地投資者稱投資中國企業存在風險,加上中美不時出新政策互相制裁,導致不明朗因素太多。他指,美國投資者在一般大型新股的認購股份佔比約30%至40%,而且若美國投資者不參與,對沖基金未必會跟投,因此單靠中資撐場有一定難度。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