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學業體育挑戰 SEN滾球員劍指亞殘運 港隊訓練10年 不做社會負累

2021-08-13 03:03

東京奧運會聖火徐徐熄滅,24名本港運動員將出戰月底揭幕的東京殘疾人奧運會。對於自小患有腦麻痺症的應屆文憑試考生張家棟,雖今屆無緣出戰,但他視殘奧會是奮戰多年的目標。加入港隊訓練10年,現時香港硬地滾球代表隊B隊的運動員,曾多次代表香港出戰國際賽事,無論是學業與體育生涯克服各種挑戰,劍指明年杭州舉行的亞洲殘運會,「每個(殘疾)運動員均很希望打入殘奧,我的終極目標也是。」

在千禧年出生的家棟,是26周的極早產嬰兒。由於腦部受損,他自小已確診患有腦麻痺症,肢體運動功能出現障礙,平衡感差,日常亦須依賴輪椅代步。他在7歲時開始接觸硬地滾球,曾多次代表學校參賽奪奬,4年後獲港隊教練垂青,加入港隊開始專項訓練,至今每周六及隔周周日均須到香港體育學院練習。

直視着前方的白色目標球,再將手中的藍色小球緩緩投出,務求讓球體停在白色目標附近,愈貼近愈好。這個看似簡單的操作,家棟練習了十餘年。他形容,訓練非常沉悶和辛苦,「但當你很喜歡一件事時,便不會感到疲累。」談及自己的目標,家棟亦終於泛起笑意,「希望我的進步可以讓教練看到,准許自己參與下屆亞運會(杭州2022年亞洲殘運會)。」

回顧過去9年在港隊的歲月,從界限街一號體育館練到體育學院,家棟亦經歷過運動員生涯的高山低谷。2013年,家棟患上腦癇症,即使服重藥亦難止抽筋,學業及運動亦須擱置,受困於手部痛楚,連向來擅長的下手發球亦做不到,期間他一度降組,由直接用手或腳發球的BC1組別,至用管道發球的BC3組別。最終家棟轉攻從未練習過的上手發球,在病情穩定後重返BC1組別。

縱然遇上低潮,家棟父母一直陪伴。除了在大小賽場上,父親一直充當助手,協助固定、調整輪椅;母親在日常練習中,替家棟及其他隊員拾球。這種無條件的支持,同樣體現在家棟的學習上。家棟憶述,媽媽在自己的求學路上,一直擔當代筆的角色,更從零開始學習代筆的規矩,協助自己完成課業。他笑稱,「即使(媽媽)明知道自己答錯,仍要照着寫下去。」

而在剛過去的文憑試,家棟報考6科,所有卷別均獲批加時及代筆。努力備考的背後,全因家棟深諳無法從事藍領工作,讀書算是唯一出路,「不想做社會的負累。」疫情下,特教生備考亦顯得分外困難,家棟在開考前不足半年,才開始與代筆的教學助理建立默契應考,較一般中五有所延誤。成績雖未如理想,但家棟將入讀浸會大學基礎課程,爭取日後升學。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