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部分人接種仍猶豫 苦肉計尋不宜打針紙

2021-08-12 07:06

港府日前宣布,未接種新冠疫苗的政府僱員,須每兩周自費進行新冠病毒檢測。資料圖片
港府日前宣布,未接種新冠疫苗的政府僱員,須每兩周自費進行新冠病毒檢測。資料圖片

全球正依賴新冠疫苗接種進度以重整步伐,香港亦不例外,至今逾一半人口已接種疫苗,不過疫苗猶豫未減,在政府宣布多個行業從業員須打針後,部分人仍各出奇謀,望尋得一紙「不適宜打針」醫生信,有人打針前一日去急症室求診,聲稱頭暈、心口痛以取病假紙拖延打針,更有人揚言要食龍蝦致敏感再求醫。不過有醫生透露,縱簽發不宜接種證明,一般只得半個月至幾個月不等的期限,只有極少數人因對疫苗敏感不能打針,「可以暫緩,但長遠不能拖太久。」記者 陳倩婷 林紫晴

本港至今約有五成二人接種首劑新冠疫苗,惟與政府擬定的「基本階段目標」七成接種率有一段距離。當局日前宣布,特定行業包括政府僱員、醫管局員工、學校員工及院舍人員等,須接種新冠疫苗,若有醫生紙證明不適宜打針,方可定期自費檢測取代。

求紙病人增 最多獲兩日病假

新政出爐一星期,前往診所尋求一紙證明的人有所增加。在公立醫院急症室當值的家庭醫生李福基透露,有病人前來求診時指頭暈及心口痛,病人其後披露被老闆要求打針,但自己對疫苗有猶豫,故在打針前一日求醫。李福基估計病人借更改打針日期以拖延時間,但他坦言最多只批出一至兩日病假,「可以暫緩,但長遠不能拖太久。」

家庭醫生林永和亦留意到,近兩三周愈來愈多公務員到其診所,冀於打針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或進行身體驗查,「有些病人會將自己的驗身報告拿給我看。」他不諱言,有些新症個案一來到便開宗明義,因身體有多處不適,希望可獲醫生紙證明不適合打針。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亦透露,過去兩周收到海量電話查詢,不少公務員反映其身體狀況不宜打針,包括有長期病患、三高,卻找不到醫生作證,「試過有懷孕同事捧住個肚過來,不知所措。」他續說,有公務員剖白自己是家庭經濟支柱,擔心打針後會出事。

打子宮頸癌疫苗拖延兩三周

一紙難求之下,不少網民熱烈討論獲醫生簽紙的「大計」。為展示明顯過敏反應,有網民刻意進食大量龍蝦,引致全身過敏後去看醫生,企圖換取醫生紙。另有網民道聽塗說,聲稱只要接種子宮頸癌疫苗,隔兩三周後才可接種新冠疫苗,冀「拖得就拖」。

惟兒童免疫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何學工坦言,食物敏感與疫苗敏感不一樣,利用「苦肉計」避過打針的做法不合理,「病人若憂心應與醫生討論,不應以奇怪手段抹殺疫苗的作用。」

有部分求診者則是顧及下一代,在小學任教的梁老師知悉,行內有人曾以準備懷孕為由,成功獲得醫生紙,暫時豁免接種疫苗。同為教師的葉女士(化名)正餵哺母乳,原定於九月回校開學,知悉教師須強制打針後,擔憂疫苗或為嬰兒帶來影響,故四出求診望取得證明,不過先後遭兩名私家醫生拒絕:「他們聲稱無提供簽紙服務。」

借擬懷孕餵母乳為由取證明

葉女士再翻查疫苗相關資訊,知悉科興疫苗不適合餵母乳媽媽接種,遂向第三位醫生強調自己想選科興,終獲簽醫生紙:「我原計畫餵完今個月就上班,醫生只批了半個月,他說『半個月後再視乎情況。』」

另一邊廂,患有免疫系統病硬皮症的陳女士(化名),早前獲私家醫生簽發不宜打針證明,但近日竟有公立醫院醫生建議她打針,「醫生說有很多研究證明,免疫系統差的病人染疫後風險最高,更應打針。」同一症狀兩種說法,令病人無所適從。

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指,雖然本港未有死亡個案證明與新冠疫苗有關,卻已有個案因打針而引發不良反應,而獲疫苗保障基金賠償。資料顯示截至上月二十三日,疫苗保障基金共有六宗申請獲批,包括面癱、嚴重過敏及住院治療等,金額達七十五萬。

林志釉質疑政府在新措施下,有否為病人留有足夠空間,「如果打完第一針,出現明顯過敏反應,是否需繼續打第二針呢?」他認為政府有責任解釋清楚,同時需顧及實際情況豁免部分人接種疫苗,「當然要經過醫生評估,有證據支持。」

僅少數人需簽紙 二十個得一個

不過不適合打針的病人僅屬少數。醫學會會長蔡堅以糖尿或血壓高的病人為例,若原定於一個月後才打針,一般都能靠用藥控制,倘不能控制病情才需簽發醫生紙,「二十個先有一個要簽。」李福基提到醫生的顧慮:「知道政府有意『谷針』,私家醫生亦未必敢寫紙。」若遇有疫苗敏感史或同時對多種藥物有敏感的病人,會轉介個案至醫管局的疫苗過敏安全門診跟進。

醫管局數據顯示,疫苗過敏安全門診近期接獲的轉介個案持續急增,已累積逾四千宗輪候個案。何學工日前出席香港兒科醫學會的講座時,引述由港大統計的數據指出,有約四成四轉介個案被誤診為有過敏反應,僅兩成六個案需接受過敏測試,最終有逾八成轉介個案適合打針,他認為需思考轉介個案的準則是否「太鬆手」。

何學工向本報指,若病人有多重過敏或曾有過敏性休克反應,須先諮詢醫生再決定是否打針,但現已有足夠證據顯示,過敏人士打針是安全的做法,他認為現階段應集中關注市民打第一針後有反應的個案,再評估市民在第二針有無更高風險及如何避險。

《星島日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