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曾申直資保英文班 港華:無「落車」危機

2021-06-23 07:33

港華助理校監蘇英麟(右)指,申請轉制直資所預警「落車」危機並無出現,但肯定優化安排提供彈性空間。旁為校長陳偉倫。李睿哲攝
港華助理校監蘇英麟(右)指,申請轉制直資所預警「落車」危機並無出現,但肯定優化安排提供彈性空間。旁為校長陳偉倫。李睿哲攝

中學教學語言「微調」政策第三周期即將展開,教育局早前宣布優化安排,使得學校更易達開設英文班的門檻。傳統名校香港華仁書院,曾預警適齡中一生人數下跌,傳統英中或面臨「落車」而申請轉制直資。助理校監蘇英麟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指,無論有否優化安排,港華均無「落車」危機,但安排確為津校提供空間;又指倘幾年前已推出,相信轉制直資討論能免於情緒化,更聚焦於辦學理念。(之一)記者梁子健

港華一八年曾申請轉制直資辦學,理據之一是預期中一新生下跌,傳統名校維持全開英文班的達標學生比例有顧慮,須未雨綢繆。如今適齡人口下跌,近期本港更掀起移民潮,中學界料收生情況更嚴峻,但蘇英麟強調,港華收生質素「從來都很穩陣」,相信無論有否優化安排,都不會出現「落車」危機,「當時考慮不是五年、十年,而是更長遠,即使(落車)機會很小亦不能排除,便要提出來。」

避免「落車」成為不少人對華仁轉制的刻板印象,持份者更為生源質素,討論得面紅耳熱。蘇英麟坦言,優化安排倘提早於當年推出,相信持份者更聚焦於如何實踐耶穌會有教無類的辦學理念,照顧不同背景的學生,多於只着眼於牽動情緒的生源問題。雖然最終轉制不果,但他認為政府經此一役,對津貼及補助學校的政策思維亦有轉變,包括讓津校提早通知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正取生、撥款與校政管理給予更大彈性等,「這些都是我們提出申請後才出現。」

收生質素「一向穩陣」

優化安排調整了計算達標學生人數的方法,令學校更易保住全開英文班。蘇英麟認為,當局在學校彈性決定教學語言上「行出很小的一步」,但學校最理解教學需要,應給予更大空間,「政府可以信任學校與辦學團體多一些,才發揮學校特色,我個人甚至覺得可以交給學校自決,由法團校董會問責」。

不轉制也有發展空間

隨着優化安排,是否意味日後傳統名校毋須轉制直資,以爭取教學語言的自主權?蘇英麟分析指,教學語言並非轉制直資的唯一因素,而是津校與補助學校面對的諸多限制之一,「是否非轉直資不可?當然津校空間是少一些,但不是完全無空間發展。」作為曾經申請轉制的傳統名校,蘇英麟以「過來人」身分坦言,申請轉制對學校是「大工程」,他不肯定政府是否如學界揣測般,對傳統名校轉直資「封頂」,但認為更重要是回應社會與學生的實際需要,「以華仁來說,無論任何資助模式,均可以發揮。」

《星島日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