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學生打機時間增 團體:沉溺僅表面徵狀籲多作親子溝通
2021-05-15 15:09
新冠肺炎疫情下,青少年的上課模式和生活方式出現重大轉變。根據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進行的調查指,超過一半受訪中小學生表示在疫情期間用多了時間「打機」,並有近六成四家長因子女多了時間「打機」而感到有壓力。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今年2月至3月進行調查,訪問逾2,000名中小學生及1,100多名中小學生的家長,探討青少年在疫情影響下的「打機」行為及家長在當中的壓力。在受訪中小學生中,超過一半表示在疫情期間用多了時間「打機」,而且年級越高,情況越普遍。受訪的高中學生有 68.6%回答用多了時間「打機」,初中生有 64.3%,而高小學生則有 53.2%。表示用多了時間「打機」的受訪學生中,7成半稱為了減壓,超過7成覺得生活很悶而「打機」,近6成半認為自己「打機」有出色表現;亦有5成認同「打機」是因為不想面對現實生活的不快。
在受訪家長中,近六成四因為子女多了時間「打機」而感到有壓力,當中近6成家長表示,不理解子女「打機」是為了減壓及逃避現實生活中的不快,反映家長或未能充份明白子女「打機」背後的需要。另外,表示因子女在疫情期間多了時間「打機」而感到有壓力的家長中,逾7成人曾邀請子女一起進行休閒活動,不過只有一半家長感到和子女的關係更親近。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網開新一面」網絡沉溺輔導中心主任鄧震宇表示,青少年沉溺「打機」只是表面徵狀,他們正面對成長挑戰,透過「打機」去滿足需要。疫情的出現,促使面對著不同困難、未能找到出路的青少年,進一步投入「打機」。他建議,政府增撥資源,為青少年及家長提供適切服務,並加強大眾對「打機」行為的理解。
他亦鼓勵家長不要只專注於子女「打機」時間的長短,而是透過溝通,促進彼此了解,以明白子女「打機」背後的需要,處理其成長困擾,亦要讓青少年明白家長自身的壓力,一同面對和找尋出路。他亦鼓勵青少年認識自己,並建議感到生活苦悶或沒有發揮空間時,亦可嘗試學習有趣的新技能。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