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玩具醫生」妙手救玩具 延續物主深情回憶
2021-04-09 06:49
經歷無情火災倖存的小熊公仔、被洗衣機扯壞至體無完膚的倉鼠玩偶、不慎摔跤斷腿的鐵人模型……我們的兒時「玩伴」,或許因種種意外弄致傷痕纍纍,猶幸「玩具醫生」的出現,令它們有機會重生。致力修補客人心頭好的玩具收藏家李肇澤,憑藉一雙巧手和對玩具的熱誠,逾二十年來成功「拯救」數以百計的破損玩具,感言背後意義深遠,「保存了物主昔日的回憶,還有未曾丟失的初心。」記者:林家希
周末早上踏入灣仔太原街,左右兩排的鐵皮牌檔陸續開業,當中一個牌檔不但出售玩具,亦售賣啤酒、懷舊唱片、書籍和漫畫等,吸引不少途人駐足觀賞,檔主李肇澤(Ambrose)則熟練地修補殘破玩具,並徐徐道出與玩具結下的不解之緣。
開Toy Museum賣珍藏遇客求救
五十八歲的Ambrose表示,他從孩童歲月以至長大成人均喜愛玩具,十八歲開始四處收購心頭好,包括鐵皮玩具、泰迪熊(Teddy bear)及各類模型等,不少玩具更購買一整箱,歷年收藏了至少逾千件玩具,當刻決定將興趣轉化為事業,九九年毅然在中環太子大廈開設約三百呎玩具店「Toy Museum」發售部分珍藏,當中鎮店之寶是一九二五年面世、 被視為「博物館級數」玩具的泰迪熊「Peter」,要價多達六位數字,另有三十多年歷史、逾六呎半高的巨型泰迪熊等,吸引不少同好光顧,不久因機緣巧合成為「玩具醫生」。
原來,當年一名從事投資的外國客人登門求助,指多年來每晚陪伴入眠的泰迪熊損壞,希望購買同款泰迪熊替代,當獲悉該店未有發售後,仍然不肯罷休,詢問可否幫忙維修,作為玩具愛好者的Ambrose因深明失去心頭好的悲痛,加上過往曾學習修復玩具的技巧,於是一口答應。他透露,以往曾向歐洲的玩具專家學習製作泰迪熊,加上家人從事五金漆油行業,耳濡目染下熟習維修知識,修復玩具並無困難,不久成功「拯救」對方枕邊「伴侶」,此後正式提供維修玩具服務,慶幸為不少殘破玩具延續「生命」。
由於維修技術了得,「玩具醫生」廣受好評,隨後吸引不少傳媒採訪,自此聲名大噪,登門者更包括異國權貴。Ambrose笑說,除了部分玩具需要電鍍等專業技術維修,多數可利用針黹和萬能膠修繕,故此修理玩具不太困難,但未必容易找到部分原材料,部分玩具維修時間亦很漫長,例如曾經耗費兩年時間,維修一件損毀嚴重的哈巴狗玩偶,「鐵杵磨成針,今次補外耳、下次補前腳……慢慢修補。」
技術廣受好評 出書講修復故事
兼營出售及修復玩具多年的Ambrose,一六年基於網上購物興起,決定結束玩具店,其後轉往九龍灣租賃辦公室繼續「行醫」,其間他出版了《玩具醫生──那些玩具教我們的事》一書,分享三十個為客人修復舊玩具的故事,及至去年三月再於太原街牌檔開店。他笑道,過往中環店鋪很多客人非富則貴,牌檔客人則以基層市民為主,交流當中不乏樂趣,「有人會講價,更有人懷疑我賣假貨,可從中觀察人生百態!」
外籍婦修復亡母洋娃娃
Ambrose逾二十年來「拯救」數以百計破損玩具,坦言客人往往與玩具之間有難以割捨的故事,例如曾有五十多歲的外籍婦人,聖誕前夕帶同亡母自幼珍視的洋娃娃到店,他不久成功修復,對方將它放在聖誕樹頂部,讓家人「團聚」歡度節日;另一個被他修復的玩偶,原來是男顧客妻子的兒時「玩伴」,對方領回後在結婚紀念日物歸原主,女方登時激動落淚,「玩具帶來歡樂,也能盛載記憶;修復殘舊玩具,保留珍貴回憶。」
每件玩具,對每人有不同意義,Ambrose坦言玩具文化不斷轉變,過往主要是讓小朋友娛樂消磨時間,後來成為家人「愛」小孩的物質證明,近年則被部分人視為「教育工具」,「曾經有家長叫小朋友挑選玩具,但規定要有學習功能,小孩立即說『難道我還讀不夠書嗎?玩具是用來放鬆的!』」他認為,玩具代表童心,反映各人最真實一面,「小朋友誠實、尊重自己,但人長大後受世俗觀念影響,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保留初心很重要,玩具正是喚醒純真的媒介。」
冀開玩具圖書館流動各區
從玩具參透人生的Ambrose,期望日後開設玩具圖書館,收集市民捐贈的玩具,經清潔和修復後,讓不同階層的小朋友免費借玩,或直接贈送給小孩,「玩具對小朋友是必要的,無論貧窮或富有孩子,都應該享有玩玩具的權利。」他希望早日尋覓約千呎場地,或以流動玩具車的概念實現理想,同時會持續以「玩具醫生」身分拯救「生命」:「直至大家不需要我的一天!」
《星島日報》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