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屋苑「封箱」半年重開 捐衣量報復式飆升

2021-04-06 08:09

回收業界指,東南亞在疫情後拒收舊衣,本地回收商的倉庫早已被舊衣逼爆。
回收業界指,東南亞在疫情後拒收舊衣,本地回收商的倉庫早已被舊衣逼爆。

持續一年的疫情,將傳統舊衣回收模式逼入絕境,多家回收公司及志願組織反映,東南亞在疫情後拒收舊衣,本地回收商的倉庫早已被舊衣逼爆,唯有停收衣物。隨着疫情緩和,部分回收箱陸續重開,捐衣量「報復式」上升,但無場地暫存衣物的情況依舊未解決,有志願組織憂慮三個月後或需再度「封箱」。傳統舊衣回收出現樽頸,但專營二手衫寄賣的網店過去一年卻愈開愈多,有店鋪開業半年已寄賣逾百件舊衣,出售率高達八九成,為舊衣找到新出路。 記者 郭增龍 林紫晴

自去年三月起,多家負責舊衣回收的非牟利機構及回收公司紛紛表示,由於主要接收舊衣的東南亞國家受封城及禁足令影響,舊衣需求大減,導致大量舊衣物囤積貨倉,唯有停收衣物。根據民政事務總署數字,去年首三季的回收舊衣量不足四百噸,只及一九年全年數字的四成七。包括長春社及地球之友在內,四家獲民政署委任的「社區舊衣回收箱計畫」(下稱「計畫」)營辦商,去年九月曾聯署要求政府提供額外援助,包括資金及暫存舊衣物場地。

試行重開三月 隨時再爆滿

隨着疫情逐漸回落,部分舊衣回收箱最近經已重開。地球之友項目經理郭小姐表示,基於出口限制及衞生安全考慮,除了政府項目外,一度叫停其他回收項目,包括大型舊衣捐贈活動。不過,近月疫情緩和,加上關口有望開通,地球之友上月初起陸續重開回收箱。另一「計畫」營辦商長春社,其項目主任楊詠琳亦指出,已於本月逐步恢復回收服務。

受疫情影響,本港的舊衣回收一度「封箱」,暫停回收舊衣。
受疫情影響,本港的舊衣回收一度「封箱」,暫停回收舊衣。

然而,由於「封箱」近半年,部分地區出現「報復性回收」的情況。有負責舊衣回收的業界指出,自恢復回收後,有屋苑聲稱在「封箱」期間,已累積六十至七十箱衣物,要求回收商盡快取走,亦有屋苑負責人每天致電,指回收箱已爆滿,要求盡快派員處理,情況令他擔憂,「舊衣數量太多,貨倉隨時再次爆滿,我們現在先試行開放回收三個月,如果出口配合不到,可能又要暫停回收。」永春環保回收貿易公司負責人林先生指出,據其了解,業界仍然面對出口困難,他目前亦只是重開小部分的回收箱。

網店寄賣興起 售前會清洗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業界表示,本港大部分的舊衣出口,過去其實也是走灰色地帶,「回收商收集的衣物,很多無清洗無消毒,內地早在幾年前已經拒收,運去東南亞國家的舊衣物,很多也不是循正途取得批文進口。」他續說,東南亞國家過去一年考慮到舊衣物有傳播新冠肺炎風險,於是禁止未有按要求消毒的舊衣物進口,引致業界出現困境。

傳統舊衣回收方式缺乏出路,另一邊廂卻有愈來愈多新開網店專營舊衣回收及寄賣,藉此推廣二手衫文化。任職自由工作的負責人Kelly在去年七月開設二手時裝網店Count on Green HK,提供兩種寄賣服務,並因應衣物定價按比例收取服務費,「如果我們與客人交收舊衣,再安排模特兒穿上衣服進行拍攝,寄賣服務費為舊衣定價的三成。」該店開業至今已為逾百件舊衣提供寄賣服務,出售率高達八九成。

「速食時裝」文化下,不少市民因經常購買新衫,將大量舊衣扔棄。
「速食時裝」文化下,不少市民因經常購買新衫,將大量舊衣扔棄。

提倡清潔回收的Retrovert.hk近期亦重新「收衫」,創辦人Tiffany指,因應現時轉季及早前志願組織停收衣物,服務重啟後接獲不少查詢。她直言,疫情因素以外,早前暫停回收亦與倉庫逼爆有關,「我們接收的衣服量一定多過賣出的數量,因大家扔掉衣服後,未必考慮買二手衫。」除了網站出售舊衣,該店亦會以網上直播及快閃方式賣衫,加快舊衣流轉。

另一家推廣綠色時尚文化的網店Mungsingsing,亦於去年中投入營運,共同創辦人王小姐直言,成立之初每月僅得一至兩單生意,及後到市集擺檔,成功拓展客群。疫情下該網店仍繼續上門回收服務,王小姐指,基於衞生問題,會先請客人為舊衣拍照,再上門回收及檢查衣服狀態,「我們會先將衣物清洗一次,再噴消毒噴霧,確保衞生。模特兒完成拍照後,亦會清洗衣服。」

社企NGO回收轉贈有需要者

非牟利環保組織Redress在疫情亦未停止進行舊衣回收,其循環時尚項目總監廖詠芝表示,目前主要與時裝店等商鋪合作,將回收箱放置店內,約七至八成舊衣會送往本地社福機構,再經他們轉交到有需要人士手上,其餘衣物則會於「快閃店」中轉售。今年三月該組織也舉辦春季期間限定二手店,出售高質量的二手男裝、女裝及童裝服飾,將相關收益用於支持組織工作。

廖詠芝直言,機構過去倚賴義工處理二手衣物,疫情下只能靠內部人手,故其倉庫已積壓大量舊衣,盼疫情緩和後可重新讓義工協助舊衣分類。她表示,其組織目前亦設計不同活動教育公眾,包括早前在網上開辦工作坊教人將T恤改成手提袋,期望市民大眾延續衣物的生命。


《星島日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