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中醫教你解春困 養肝祛濕治本

2021-03-15 17:52

pexels圖片
pexels圖片

春眠何止不覺曉,簡直坐在位上也可瞓着?如果近期這段時間經常瞓極唔夠,好可能是受「春困」所累!

運動助解春困

中醫學認為,養生重在順應四時變化,調整飲食、生活作息,以達到體內的陰陽平衡。首先,人們在春天常常感覺倦怠無力、出現昏睡的情況,一般稱為「春困」,由於踏入春季氣候變化較大,身體要適應氣候變化而更易疲倦。想改善這樣倦怠無力的情況,要順應春天「生發」的氣候特點,多做戶外運動,通過運動使氣行舒暢,而且「動則生陽」,適量運動可保健體內陽氣,使陽氣不斷健旺起來,改善春日昏睡、倦怠無力的情況。

兒童容易夜寐不寧

中醫學認為,春季與「肝臟」相對應,春氣內應肝木,肝氣疏泄條達、舒暢,是肝臟的生理特點。但春天多風,易動善變,肝陽、肝風、肝火每易隨春氣等升,或橫逆犯脾,影響脾胃功能,故高血壓、頭痛、眩暈、胃炎等疾病容易復發,兒童也容易出現情緒躁動、夜寐不寧等情況。

「肝臟」與情緒相關,因肝具有疏通暢達全身氣機的作用,氣機調暢則精神愉快、心情舒暢、不易鬱怒,故春天養肝重視調理肝氣,在春天萬物生發之際,保持心情舒暢,則肝氣條達,氣血順暢,五臟就能平和。因此在春天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分擔憂、懊惱,情志抑鬱易導致肝氣鬱結,影響肝氣的調達和氣血的調和。


勿亂減衣防風寒

春季對應的六淫是「風邪」,故春季容易得到與風相關的疾病,如肢體痠痛、中風、口眼歪斜、感冒等。春季早晚氣溫變化大,春雨過後氣溫又會驟涼,忽冷忽熱,容易感冒,要注意避風與保暖。在衣裝上宜寬鬆,以應春天陽氣生長升發的特點,也仍要以保暖為先,不要急於減掉衣物,以免因氣溫變化大而得病。老一輩中也有「春捂秋凍」的說法,因此春季起居調養應注意保暖,盡量隨氣溫變化及時地增添衣物。

多吃養陰食材

由於肝臟與脾臟關係密切,即肝氣疏泄不利,脾氣亦因之運化失職,出現以消化功能減弱為主的症狀,故日常飲食上,應少喝凍飲及少吃生冷食物,盡量避免奶製品、煎炸、油膩食品,多吃瘦肉、蛋類、豆製品、新鮮蔬菜及水果等。

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其《千金方》中記載,「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故春季飲食上當以甘味之品為主,例如淮山、芡實、薏苡仁、黃精、紅棗、黑棗等以養脾氣。另外,春天肝氣升發,且春天多風,易動善變,肝陽、肝風、肝火易隨春氣等升,肝火容易傷陰,故春季的飲食還須注意養陰,可多服用養陰的食物,例如百合、枸杞子、蓮藕、龍眼肉等。建議同時注意作息應規律,盡量在晚上十一時前就寢,在晚上十一時至凌晨三時左右,十二經脈運行到了膽經和肝經,以助膽經和肝經排毒,此時是肝臟血功能發揮的最佳時機,故於此時熟睡,可護養肝臟。

長幼合飲健肝湯

中醫建議日常可煮以下這個春季養肝湯飲用:

材料: 雞骨草15克、山藥10克、百合10克、枸杞子10克、炒麥芽15克、山楂10克、瘦肉及清水各適量。

製法:將所有材料洗淨、放入煲內,下水適量。先以大火煮滾後再用細火煲1小時,下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本湯品既疏肝解鬱,又能健脾祛濕。

註:飲用前先諮詢醫生意見。   

文:張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