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抗疫一年遭「災難級」影響 龍獅教練盼上街獻藝

2021-02-05 06:43

「九十後」龍獅教練兼表演者陳育生寄望虎年禍去福來,早日舉起龍獅上街獻藝。林家希攝
「九十後」龍獅教練兼表演者陳育生寄望虎年禍去福來,早日舉起龍獅上街獻藝。林家希攝

「『龍』象徵吉祥尊貴,可保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獅』寓意驅邪除災、求吉納福……」農曆新年將至,往年街頭巷尾不時看到舞龍舞獅,當中「九十後」龍獅教練兼表演者陳育生揮動獅頭跳樁採青的精采演出,不但帶來熱鬧歡騰的氣氛,更令觀眾拍手稱快,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須繼續實施二人「限聚令」,牛年新春將難以在公眾地方表演,惟有寄望虎年禍去福來,得以舉起龍獅上街獻藝。記者:林家希

走入大角嘴工廠大廈郭氏功夫金龍醒獅團辦公室,只見儲物櫃擺放了二十多個造形威猛粗獷的獅頭,龍獅教練陳育生笑說:「有它們陪伴,有鬼也不怕!」眼前這位年輕的龍獅教練,原來已學習醒獅將近二十年,他徐徐安坐後,愜意分享苦練、表演、傳承與革新該傳統中國技藝的故事。

三度結緣 苦學經年成教練

外號「花生」的「九十後」龍獅教練陳育生,父親是港人,母親來自廣東中山,一度在澳門居住,他亦於當地出生,不久被帶往內地生活,及至三歲移居本港。他笑說,年幼曾擁有一個獅頭玩具,當時並無特別感覺,直至就讀中學一年級,有數節體育課教導舞龍舞獅,首次接觸便感興趣,同年與朋友報名參加龍獅隊,從學習中找到樂趣。

舞龍舞獅需要長期苦練,「花生」坦言並不輕易,例如舞獅有不少跳躍動作,隊員須輪流在數張板凳上跳動,一跳便是兩小時,膝蓋容易受傷,他亦曾在練習跳樁時不慎跌落,頭撞底架兼劃傷眼眉,須送醫縫針。

傳統技藝 家長視為課餘興趣

課餘時間苦學五年後,「花生」○八年中五畢業,曾在麵包店工作,晚上繼續練習醒獅,後來因過於勞累放棄,並在設計學校就讀,但因對龍獅念念不忘,兩年後重投醒獅團擔任兼職員工,一三年轉任全職,並出任助教,此後繼續接受訓練及演出,及至一五年升任教練,先後在七所學校和街坊會向兒童教授龍獅基本功。

雖然已協助逾四百名學童體驗舞龍醒獅,但不少兒童和家長只視醒獅為課餘興趣,不認同是運動,「小朋友運動通常選擇足球、籃球,不會想到龍獅!」「花生」指出,舞龍舞獅要有武術根底,且講求團隊合作,互相配合才可做出優美形態,例如舞獅頭跳樁的動作要輕巧靈活,不但要苦練,舞獅尾隊員亦要密切配合,動作才會連貫,故此是難度甚高的運動。

運動以外,「花生」說舞龍醒獅也是文化藝術,譬如舞獅分為南獅和北獅,前者早期以黃、紅、黑為主色,分別代表三國時代的劉備、關羽和張飛,外形酷似有角神獸,舞法着重有功夫功架和威猛氣勢,後者造型較像現實中的獅子,舞法講求靈活,相傳有超過七十二種「採青」的「青陣」(方式),當中蘊含千年中華文化。

據悉,龍獅表演界為讓公眾加深認識該運動,多年來舉辦不少世界和亞洲級別競賽,並加入如同馬術一樣的障礙賽,以及猶如自由體操可自由設定動作和難度的花式比賽,還有通過紫外光燈照射、凸顯舞龍美態的夜光龍賽事等,「花生」所屬的醒獅團也曾在世錦賽和亞錦賽奪佳績。他表示,雖有人認為五花八門的比賽違反龍獅傳統意義,但他認為有助降低欣賞門檻,讓更多觀眾享受其中,只要沒有扭曲龍獅的傳統技藝等特色便可。

「LED獅」新猷 營造瞬間轉移

與粵劇等傳統表演一樣,近年龍獅表演也屢創新猷,「花生」說現時不少醒獅團引入「LED獅」,即是裝上了LED燈的獅子,表演者會在黑暗環境中舞動,製造瞬間轉移幻象,其醒獅團也曾與資深編舞家楊春江合作,為舞獅加入現代舞元素,包括曾以「透明獅」表演,讓觀眾清楚看見舞獅人全身動作,另也曾與楊春江和不同媒介創作人合作「實驗獅劇」,當中劇情參照古書《三國演義》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尋找義兄劉備的《千里走單騎》章節,醒獅團成員及學習了傳統舞獅技巧的現代舞舞者通過實驗劇場手法,糅合當代舞蹈、傳統舞獅、實驗音樂及多媒體元素進行表演,重塑了已失傳的「中國獅劇」神髓。

學生停課停學 表演幾全停

醉心龍獅表演的「花生」,過去一年因疫情和「限聚令」沒法在公眾地方表演,加上學校停課沒法入校教導學生,喜宴和商鋪開張等表演亦要暫停,僅剩小量私人場所表演,醒獅團遭受「災難級」影響,個人收入大跌近九成,遺憾新春黃金檔期亦因二人「限聚令」持續而落空,還幸師傅郭文龍願支付每月基本底薪,加上在餐廳當兼職,尚能應付生活開支,「去年疫情爆發初期曾戴口罩商演,當時一位觀眾灑淚,對方感覺在艱難的氣氛下獲得鼓舞……但很遺憾,暫時未能再帶歡樂給香港人……」他期望疫情早日消逝,得以繼續傳承和推廣龍獅文化。

《星島日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