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運回北京 展開月球土壤樣本研究
2020-12-18 10:07
嫦娥五號返回器昨(17日)晚,運返北京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亦是它的誕生地。現場舉行了迎接嫦娥五號任務試驗隊凱旋活動。工作人員為返回器綁上大紅花球,車上有「歡迎回家」的橫額,大批民眾在現場守候,又拉響花炮,迎接嫦娥五號任務試驗隊凱旋歸來。
嫦娥五號奔走38萬公里後凱旋歸來,中國成為第三個從月球採樣回來的國家,這也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把月球樣品帶回地球。對探月工程技術人員來說,嫦娥五號回家意味著此次探月工程任務圓滿完成,但對地面的科學家來說,月球樣品的科學研究工作才剛剛開始。
完成地面處理工作後,嫦娥五號返回器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嫦娥五號共獲取了兩種月壤樣本,分別是利用抓取裝置獲得的月球表層土壤和利用鑽探設備獲得的月球表面下約2米深的月巖樣本,總重量預計約2公斤。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透露,此前別國月壤採樣點都在緯度30度的範圍,而嫦娥五號採樣點選擇了43度的月海風暴洋東北角的玄武岩區域,這是全新的採樣區域。全新的樣品研究,對月球表面的風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區域地質背景、區域地質演化方面可作出很多科研貢獻。
月球上幾乎真空,和地球存在很大壓差,安全解封成為擺在科研團隊面前的首個難題。據探月工程三期地面應用系統主任設計師張廣良指,針對解封在月表真空環境下封裝的設備這個難題,他們反覆多次進行技術驗證,最終設計了一套方案,在真空條件下獨立解封罐子,解封後再把樣品轉移到氮氣環境下進行儲存和處理。
月球樣品的儲存、管理和研究工作將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月球與深空探測研究部,首個月球樣本實驗室已「萬事俱備」。
據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透露,除了中科院國家天文台作為月壤主要存儲地點外,還將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進行異地災備,以告慰毛主席生前「可上九天攬月」的夙願。
據稱,大部分樣品會用於科學研究,在實驗室進行長期、系統的月球樣品研究工作,包括結構構造、物理特性、化學成份、同位素組成、礦物特點和地質演化等方面。
「取樣最主要是為了進行科學研究,另外為了能早一點與公眾見面,有一部分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