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等高層遭4大監管部門約談 螞蟻集團:會深入落實意見

2020-11-02 22:14

馬雲被4個內地財金監管機構約談。網上圖片
馬雲被4個內地財金監管機構約談。網上圖片

螞蟻集團上市在即,中國證監會網站晚上通報,今天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通報並未有說明此次監管約談的具體內容。但螞蟻集團即將在周四上海科創板及香港上市,引發市場關注。

針對央行等四部門聯合約談一事,晚間螞蟻集團回應稱,螞蟻集團會深入落實約談意見,繼續沿著「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的十六字指導方針,繼續提升普惠服務能力,助力經濟和民生發展。

人民銀行旗下金融時報官方公眾號日前就轉載一篇題為《關於金融創新與監管的幾點認識》學者文章,稱大型科技公司(BigTech)拿金融業務牌照就需要進行審慎監管,當中更點名評論螞蟻。

文章指出,如果金融企業涉及了吸收公眾存款,就要對其進行審慎監管。有些BigTech公司設立之初不需要接受審慎監管,但後來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比如螞蟻集團,拿到了很多的金融業務牌照,可以進行與銀行類似的存貸款業務,就需要進行審慎監管。

文章認為,不能因為金融體系存在一些問題就以偏概全,全面否定現行金融體系的作用;也不能因為金融監管存在一些問題,BigTech公司就可以要求超國民待遇,就可以要求放任其無序擴張,不進行監管。此外,儘管國內新興的BigTech公司這幾年發展很快,但正規的金融機構在支持普惠金融方面仍是居於主導地位的。

馬雲等高層被4個內地財金監管機構約談。網上圖片
馬雲等高層被4個內地財金監管機構約談。網上圖片

文章被認為是反駁10月24日時馬雲參加「外灘金融峰會」上言論,當時馬雲曾批評金融監管體制,指「今天(中國)是這個不許那個不許的文件太多,政策太少。最怕監管到後來,變成了自己沒有風險,自己部門沒有風險,但是整個經濟有不發展的風險」。

根據螞蟻集團招股文件,此次其A、H 兩地上市分別發行新股不超過16.7億股,合計募集資金345億美元,而這個數額直接刷新了全球資本史上規模最大的IPO記錄。馬雲也成為世界第十一大富豪。螞蟻集團公布 A 股發行價為每股 68.8 元人民幣,可估算出螞蟻的認購金額超過19.05兆元人民幣,刷新A股紀錄。

而《彭博》報道,螞蟻集團今日在暗盤出現120港元成交,較招股價80港元高50%。

建立時間:21:55
更新時間:22:14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