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耀棠倡大灣區撥地予港 獲中央跟進
2020-10-16 22:19
港區人大代表兼工聯會榮譽會長鄭耀棠表示,中央積極回應他的提案,研究在大灣區鄰近香港的地區,例如在深圳等地撥地給香港發展新社區,將參考「橫琴模式」,採用香港的制度及法律、由港人管理,望可容納50萬名港人居住,已交由廣東省政府和港澳辦跟進處理。
由鄭耀棠擔任主席的「香港發展研究基金」,在網上訪問逾千名市民,九成半人認為香港土地不足問題嚴重,甚至非常嚴重,8成7人認為5年內亦難以解決問題。近7成人同意中央在大灣區撥地予香港發展新社區,最熱門選址是深圳,以及中山、珠海、東莞等。
早前兩會期間,鄭耀棠已提交建議望中央考慮在大灣區鄰近香港的地區,例如深圳等地,撥地給香港發展新社區,參考「橫琴模式」運作,料可容納50萬名港人,以解決土地不足及住屋問題。
鄭耀棠表示,最近收到人大常委辦公廳回函,回覆積極正面,已將其提案交予廣東省政府與港澳辦處理,相信中央及廣東省政府會着力研究方案及選址。他倡議新社區可以採用香港的制度、奉行香港法律,及由港人管理。「回應有文件給我,以及告訴我哪個單位負責,是廣東省政府會同港澳辦去辦理這件事,即已經接納我們建議。(參照)橫琴是甚麼模式呢?就是將橫琴撥給澳門,行澳門法例,建立新社區選擇深圳,原因是法律或民情都比較接近香港。」
在選址上,鄭耀棠冀地點愈近香港愈好,首選河套區周邊區域。「為甚麼選擇深圳?這個最簡單,因為近。那麼有沒有地方?我們去看過,實際要開發的地方,有的是,如羅湖一帶以前是禁區,但現時『一國兩制』,還說甚麼禁區。選擇深圳其中一個原因是,法律、民情都比較接近香港。」新社區除了建房屋,並設有學校、醫院及商業等其他配套,做到自給自足。
新社區倡議面積約30平方公里,約可容納50萬人口,規模大致與沙田區相若。香港發展研究基金信託人陳婉嫻相信,於深圳有不少地方適合發展,此建議可達致對粵港兩地「雙贏」局面。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