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會】跳過1號波網民熱議 強烈季候風信號同3號風球一樣咁勁?
2020-08-02 15:29
雖然天文台已經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但天文台前日直接發出3號強風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的做法繼續引起社會討論。到底3號風球同強烈季候風信號兩者之間有何分別?天文台就指,發出3號強風信號並不一定先經過1號戒備信號。氣象組織「地下天文台」撰文解釋,俗稱「黑球」的強烈季候風信號的風力等同三號風球。
上一次天文台直接發出3號信號是在2000年6月18日,當時一個熱帶低氣壓在大嶼山以南的香港境內形成,其後北上登陸荃灣,3號強風信號維持了4.5小時。
而上一次由強烈季候風信號轉為發出3號信號,則已經追溯到1993年9月25日,當日颱風黛蒂襲港,其後天文台更改發8號風球。今次是天文台歷來第6次於取消強烈季候風信號後,直接改發3號強風信號。
非政府氣象組織「地下天文台」撰文解釋,俗稱「黑球」的強烈季候風信號的風力等同三號風球。由於海面風浪頗大,市民不應進行水上活動。不過每年都有市民漠視「黑球」的威力進行水上活動,結果發生意外甚至造成傷亡。
在香港懸掛信號的年代,強烈季候風信號的標誌是一個球,於是便有「黑球」之稱。「黑球」一般用來警告冬季季候風(通常為北風或東風)或夏季季候風(通常為西南風)為香港帶來強風或以上的風力,有時亦會用來警告非熱帶氣旋帶來的強風(例如季風低壓)。市民較為熟悉的3號風球,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之一,標誌是「⊥」,用來警告熱帶氣旋為香港帶來著遍強風。如果強風只局限於離岸或高地,則可用1號風球表示。
「地下天文台」文章指,在熱帶海洋上,由對流活動產生的熱帶擾動可進一步發展為熱帶低氣壓或季風低壓,但兩者結構並不相同:熱帶低氣壓最強對流及最大風區域在中心附近;季風低壓最強對流及最大風區域則在中心外圍,有時距離中心可以超過300公里。
文章解釋,前日影響香港的季風低壓,由於中心缺乏對流,最大風區域在中心以北,因此不能稱為熱帶低氣壓,即使引致香港吹強風甚至烈風,天文台也只會發出「黑球」而不會發出「風球」。隨著季風低壓的結構改善,中心附近開始有對流發展,天文台於晚間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改發三號風球。兩者警告的風力相等,但原因不同。
至於不少網民問為何「黑球」不會停課,「地下天文台」在facebook回覆解釋,「強烈季候風警告跟熱帶氣旋警告最大不同之處是,季候風帶來的天氣相對穩定,熱帶氣旋影響下天氣可以迅速轉差。這大概也是黑球幼稚園要上學而三號風球則停課的理由。」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