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或是感染新冠肺炎高危因素 中大研究有助為治療帶來新方向

2020-07-08 15:51

蘇漢昌醫生領導的研究發現,糖尿病有機會是感染新冠肺炎的高危因素。 中大提供
蘇漢昌醫生領導的研究發現,糖尿病有機會是感染新冠肺炎的高危因素。 中大提供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利用先進的統計學方法,分析可能造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結果顯示,糖尿病有機會是感染新冠肺炎的高危因素,此病症透過改變ACE2受體(又稱「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表達程度,令患者更易感染新冠病毒或感染後病情變得較為嚴重。

中大研究指,綜觀本港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患者多患有糖尿病,凸顯了確定相關高危因素及背後機制的迫切需要,以保護易受感染的群組及找出有效的治療方案。研究結果最近已在國際科學期刊Diabetes Care發表。

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最近採用了一種名為「孟德爾隨機化」(Mendelian randomisation)的統計方法,尋找可能與新冠肺炎相關的高危因素。該研究團隊利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的「大數據」,以探索能改變ACE2受體在肺部表達程度的相關疾病和血液蛋白。事實上,已有充分證據表明,ACE2是新冠肺炎病毒入侵人體的關鍵受體,這受體的表達程度愈高,感染機會愈高。

通過對500多種疾病或特徵的篩查,研究團隊發現,糖尿病相關特徵會增加ACE2受體的表達程度。在1型和2型糖尿病及相關特徵(包括早期使用胰島素)的多個GWAS數據集和多種分析方法中,團隊都觀察到糖尿病與ACE2受體表達程度之間存在顯著兼正向的相關性。這些結果表明,糖尿病可能是其中一項高危因素,通過改變ACE2受體的表達程度,增加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機會或加重感染後的病情。

另外,研究團隊發現,與ACE2受體表達程度改變有關的血液蛋白,或有助於闡明新冠肺炎病毒損害人體的潛在分子機制。這些蛋白更有可能作為潛在的生物標記,及幫助藥物之研發或重新定位,為治療新冠肺炎帶來新方向。

領導是次研究的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蘇漢昌醫生表示,基因組大數據擁有巨大潛力,可用來找出感染新冠肺炎的高危因素和有效的治療方案。這項研究的重要創新之處,在於採用了比觀察性研究更有效闡明因果關係的「孟德爾隨機化」方法,強調是次研究主要為探索性,目前的研究結果仍屬初步,希望有關工作能夠揭示新的研究策略,並在將來引導更多的驗證性研究。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