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評局取消文憑試歷史科試題 考生申覆核敗訴

2020-07-03 18:51

該司法覆核案今於高等法院進行第二日審訊。 資料圖片
該司法覆核案今於高等法院進行第二日審訊。 資料圖片

今屆文憑試歷史科被取消中日關係試題的司法覆核案,今於高等法院進行第二日審訊。考評局一方指涉案問題的資料一面倒,容易引導考生回答「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惟高浩文法官指歷史科一直教導學生凡事兩面睇及多角度思考,考生除了引用資料外必需加入個人知識去回答問題,才能作答出取得平衡的答案,去支持他們認為「利多於弊」或「弊多於利」的立場。高浩文法官駁回有關文憑試中日關係試題的司法覆核申請。

高浩文法官提出考生回答問題時就是要從資料中取出重點,再利用個人知識去分析、解釋、取得結論,質疑考評局及教育局所指涉案問題結構引導考生回答「利多於弊」的說法,是否指考生即使運用個人知識亦只會得出「利多於弊」的答案。代表考評局的杜淦堃資深大律師則指,該題擬題方向與原定評卷指引中所指的「平衡答案」有衝突,法官則指「平衡答案」就是考生平衡使用資料及個人知識後得出大程度同意或不同意的答案。

代表教育局的孫靖乾資深大律師指出,教育局當時僅是建議考評局跟進該試題,而香港人普遍傾向於凡事批判,法官則表示教育局當時公開宣布的強烈譴責的確會令市民認為教育局向考評局施壓。申請方則指考評局在取消試題前理應先考慮補救措施,但事實上考評局是先取消試題才想出補救措施,法官亦表示同意。

高浩文法官在判詞中指出,取消試題的决定屬學術決定,並需考評局委員會作出不同方面的考慮。法官指取消試題的决定應由考評局而非法庭所作出,法官亦不認為取消試題的决定涉及程序失當又或任何不公。而且歷史科的《課程及評估指引》重點在研習二十世紀亞洲及世界的主要發展,當中包括1900至1945五年間的中日關係,但中日關係的歷史有一定的敏感性或會令人情緒高漲。

法官指多名政府高官的公開發言無庸置疑地令不少市民認為,政府可能是特意遏止任何人就該題目表達意見,學習如何回答該題目,又或回答「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但法官認為考評局委員會的內部審議是由專業學者細心謹慎及詳盡無遺地審核,委員投票表決時亦大比數決定取消涉案試題。法官亦指申請方指出的6大論點均無一成立,故駁回申請人的司法覆核。

中學生行動籌備平台將會研讀判辭,與律師團隊商討是否上訴。

考評局回應時表示,歡迎法庭裁決,並指2020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歷史科的閱卷工作經已完成,現正進行評級,預計可如期於7月22日發放成績。


法庭記者:劉曉曦

建立時間12:55
更新時間18:51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