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研發檢疫手環 獲德博物館青睞

2020-06-26 07:13

抵港人士進入入境大堂前,需到資科辦的臨時櫃位佩戴電子手環。
抵港人士進入入境大堂前,需到資科辦的臨時櫃位佩戴電子手環。

今年農曆新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港府開始規定入境人士接受強制檢疫。家居檢疫需配合監察措施,惟當時廠商生產綫停工,市面商店大多休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聯同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LSCM)要在現有資源下「無中生有」,在一日內設計系統及應用硬件。一個黑膠盒、兩顆電芯,加上手帶、電綫,成了記者會上展示的第一代監察手環。雖然手環備受批評,他們仍默默耕耘,短短數月改良數個不同版本,由外形不太討好的大牛龜,經採購成了現時方便輕巧的一次性手帶,得到外國認同,約二十個國家地區就手環主動聯絡,更獲德國一家通訊博物館將香港研發檢疫手環的過程放進展覽中。

記者:羅尹彤 攝影:蘇正謙

年初四,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收到一通電話,要求設計一套監察檢疫情況的方案,翌日LSCM一眾人員隨即展開設計及研發,務求二十四小時內交貨。LSCM副總監伍境康形容,由於正值新年,工廠仍未開工,街上到處都是賀年物品,加上疫情爆發掀搶購潮,增加人員搜羅物品的難度。一日之內,由設計、搜購材料、3D打印、自行裝嵌,至推行測試,「我覺得這是一個香港精神,二十四小時無中生有!」伍境康指,設計時考慮到需要分享地理位置以達到監察檢疫的作用,但同時需確保對人體無害、保障檢疫者私隱,因此第一代「大牛龜」電子手環的成品只有一個載有兩顆電芯的黑膠盒及電綫、手帶。

「大牛龜」經多次改良

隨後電子手環經過多次改良,出現第二代配合智能電話使用的可重用Skytech手環,之後經採購有了輕巧的Wisilica及Skytech一次性手環,同樣可配合智能電話及應用程式使用,完成檢疫後便能直接剪斷棄置。

「我們好似參加了一場不知終點的爬山比賽,不斷同時間競賽,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的難關,征服一個又一個的高峰。」助理政府資訊科技總監(產業發展)黃敬文憶述當中的過程,指二月四日由湖北返港的市民需要檢疫,要趕製數百個可重用手環,至二月八日宣布國外抵港都需家居檢疫,估計每日需要過千手環,難以短時間內提供,於是變招改用位置分享,再以人手支援,突擊來電定期檢查檢疫人士是否留在指定地方。

似不知終點的爬山比賽

不過二月中時,發現位置分享出現問題,包括有人不願配合,並有失靈情況,於是需要派人員家訪,上門為檢疫者佩戴手環。到了三月初,全球抵港人士都需要檢疫,支援人手不足,資科辦再變招,使用科大研發的地理圍欄(geo-fencing)技術應用程式作監測,配合低功耗藍牙與二維碼手帶,數日內又捱過了一關。

當中,地理圍欄不同GPS,不會知道用家實際住宅位置,而是靠透過人工智能分析,偵測某地方出現之不同種類的環境訊號,如Wi-Fi、藍牙、流動通訊網絡等,得知接受檢疫人士有否留在居所,準確度及私隱度更高。

黃敬文指,最初資科辦召集人員到前綫關口工作出現困難,因家人多反對,惟不少人員最後都說服家人,加上衞生署有防疫保護指引,後來愈來愈多人願意出一分力。「以前企得後,既然今次專業可以幫到手,應該做好佢。IT唔係OGCIO(資科辦),仲有邊個做?我覺得我們應該企出來,承擔歷史的任務!」

20國接觸希望仿效

電子手環屢遭社會批評及質疑,伍境康說仍會用平常心繼續服務市民,事實上LSCM及資科辦近期收到約二十個國家地區主動接觸,表示希望仿效香港使用電子手環及相關系統監察檢疫,包括蒙古、菲律賓、以色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當中,百慕達已購買了一千條電子手環及系統,並經當地國會批准試行。

黃敬文表示,希望分享香港經驗,其他地區可自行研發及改良系統與手環,過程中亦向其他國家政府介紹負責系統的初創公司,幫助其走出國際。他又透露,德國法蘭克福通訊博物館(Museum für Kommunikation)更去信港府,希望取得手環樣本,並將手環及有關方案展示在博物館內。

另外,資科辦正與社署研究,在疫情過後將手環用作社福用途,例如讓腦退化症長者佩戴。

全文刊《星島日報》

(左起)麥燕萍、黃敬文、伍境康分享電子手環研發及協助佩戴的趣事。
(左起)麥燕萍、黃敬文、伍境康分享電子手環研發及協助佩戴的趣事。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