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管嚴查佔道擺攤 指不利「樹立首都形象」

2020-06-06 20:39

北京市民擺地攤。 網圖
北京市民擺地攤。 網圖

為增加就業及帶動內需,國務院近日積極鼓勵發展「地攤經濟」,一時間各式攤擋「遍地開花」,但引來影響公眾衛生及社會環境的爭議。官媒今日(6日)引述北京市相關部門負責人的話,直指「擺地攤」活動「不利於樹立良好的首都形象和國家形象,不利於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北京市城管委亦通報,由於「市民反映強烈」,將加強執法,處理擾亂市容的擺攤設點、佔道經營等違法行為。這次地方和國務院罕有「不同調」,引起輿論關注,也暴露了「一刀切」政策的弊端。

在總理李克強提出「地攤經濟」可以保就業後,內地多個城市近日紛紛出台政策支持「擺攤」,甚至江西有城管人員主動致電小販設攤開檔。沒落多年的夜市、小吃街、露天表演等,重現江湖,但同時衍生出各種亂象。遼寧大連市馬欄廣場一處夜市開放後,滿街都是食客留下的膠袋、紙碗,餐廚垃圾,堆積如山。這類自發的夜市攤檔,由於缺少統一管理,對周邊環境及交通造成了影響。

近日網傳北京市發布了「地攤地圖」,有多達一百零九處擺攤地點,但北京市城管委今日澄清,這份「地攤地圖」是謠言,實際上是多年來在該市違法擺地攤較為集中的地點。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同時通報,針對當地個別地方出現的擺攤設點、佔道經營等違法行為,市民反映強烈,各級城管執法部門要加強執法檢查,依法處理這類擾亂市容環境秩序的違法行為。

對於「地攤經濟」,《北京日報》引述北京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強調,不同城市有不同情況。北京作為首都,有自己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管理要求。他警告,城市精細化治理是一個久久為功的過程,稍一放鬆就可能前功盡棄,治理成果就可能付諸東流,街道髒亂、假冒偽劣、噪音擾民、遊商滿街、堵塞交通、不衛生不文明等曾經的城市頑疾就會捲土重來,這不利於樹立良好的首都形象和國家形象,不利於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北京不應也不能發展那些不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不利於營造和諧宜居環境的經濟業態。

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孫立平早前稱,應適當鼓勵「地攤經濟」,以作為一部分人的生活自救手段。但「不要搞運動,不要鼓勵其他的人來湊熱鬧,包括一些富人和老總高管網紅來作秀」。最後他強調,應制定規則,嚴格管理,特別是對於食品類商品的經營。

北京市民擺地攤。 網圖
北京市民擺地攤。 網圖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