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指中小學教員絕不能教授不符歷史事實的觀點
2020-05-17 22:17
慈雲山嗇色園主辦的可立小學,有教師稱英國「為消滅鴉片」向中國發動戰爭,把中國禁煙卻遭到英國侵略的歷史完全扭曲,引發社會及教育界爭議。
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撰文提到,近日個別教師的不正確中國歷史教學,部分教材的撰寫方法,以及公開考試中的偏頗設題,均引起社會上極大的爭議。
在中小學從事歷史教育的人士亦應按學科課程要求選取有學者論說支持為主流意見的資料,以助學生從小建立人文、道德及歷史方面正確的價值觀。絕不能教學生以旁觀者自居,或教授不符歷史發展事實的觀點。
教育局特意上載由專業前線教師編訂的教學資源,供公眾閱覽,希望公眾不要因為個別人士的錯誤而誤以為所有歷史教師均不專業。教育局期望能與教師及社會同攜手,為學生締造良好正面的學習環境,培養良好的品格,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康陳翠華指,歷史教育十分重視學生能夠認清重要史事的基本內容。以鴉片戰爭課題為例,學生須認識鴉片戰爭的背景、鴉片的禍害、清廷禁煙的過程、鴉片戰爭爆發的導火線、戰爭經過、簽訂《南京條約》,以及鴉片戰爭的影響等。有關的教學材料及教科書,必須清楚和準確交代史實。另一方面,歷史教育的重要學習宗旨之一是讓學生在學習自己國家的歷史時,從民族、文化的角度,建立對民族、國家的認同感及歸屬感。
學生雖然可以認識其他立場對於鴉片戰爭的看法,例如指稱鴉片戰爭為中西文化衝突及英國拓展貿易結果的外國觀點,但在中小學基礎教育階段,教師須清楚讓學生知道鴉片戰爭後簽的是不平等的條約,以及在1972年,香港在聯合國會議上被剔出殖民地之列等等重要事實。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