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後的口罩布滿污垢 放大2000倍驚見細菌在蠕動

2020-04-13 21:21

顯微鏡放大2000倍的口罩,可看到有細菌在移動。網圖
顯微鏡放大2000倍的口罩,可看到有細菌在移動。網圖

新冠肺炎持續,民眾紛紛戴上口罩防疫,致口罩成為必需品,引起全球口罩荒,有人因搶購不到而重用。近日,有內地媒體報導指,用過的口罩在顯微鏡下放大到2000倍,居然可以見到正在移動的細菌。本港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亦指出,外科口罩只能用一次,市民不能自行消毒。

內地《健康時報》報導公布的圖片顯示,用過的口罩肉眼並不能看到表面有何變化,但將口罩放在顯微鏡下,可看到口罩絨布面上的黃色的雜質和毛絲。若放大到500倍,可以看到口罩上面的細菌,可看見密密麻麻的纖維,而纖維阻擋了細菌、病毒、灰塵、空氣中的顆粒物,纖維上則依附著黃色的雜質和物質。

口罩再放大1000倍,可以清晰見到口罩纖維上黏著的黃色顆粒。當再放大至2000倍後,更可看見口罩上有很多呈白色的病菌在蠕動。

報道呼籲民眾,戴口罩前要清潔雙手,除下口罩時要從後面取下,切勿觸摸口罩正面,因為病毒以飛沫和接觸傳播和為主,假如摘口罩時,手觸摸了口罩外側,病毒有可能依附在手上,之後如果沒有洗手,就容易通過用手觸碰口、鼻、眼等進入人體。

根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指引,為確保個人衛生和避免病菌傳播,市民脫口罩時應遵循以下4個步驟:

1. 脫下口罩前,應先清潔雙手

2. 由於口罩可能已沾染病菌,脫下口罩時,雙手應盡量避免接觸口罩

3. 脫下的口罩不可以重複使用,應立即棄置於有蓋的垃圾桶內

4. 脫下口罩後,應再次清潔雙手

未經使用的口罩纖維十分乾淨。網圖
未經使用的口罩纖維十分乾淨。網圖
口罩纖維沾有黃色污垢和黑色顆粒。網圖
口罩纖維沾有黃色污垢和黑色顆粒。網圖

使用前的口罩纖維乾淨。網圖
使用前的口罩纖維乾淨。網圖
使用過的口罩絨布上布滿黃色的污漬、雜質和毛絲。網圖
使用過的口罩絨布上布滿黃色的污漬、雜質和毛絲。網圖

放大到1000倍,可以看到有黃色塊狀物黏在口罩纖維上。網圖
放大到1000倍,可以看到有黃色塊狀物黏在口罩纖維上。網圖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