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你唔勤力,實會乞食!
2020-02-21 08:39
昨天講到香港的未來精英,大銀行MT(管理培訓生)受疫情影響,「在家工作」期間去了行山,把照片放上網,寫上「人在野」字樣,引起社會迴響。贊同我的講法的,不必說了;反對我的,說我這樣講,太苛刻了。苛刻的,不是我的說話,而是生存的環境。
生存環境從來都苛刻,只是我們沒有察覺而已。猶記得我還是在讀幼稚園的時候,媽媽經常對我說:「你唔勤力,實會乞食!」她還用粉筆在地上寫上「乞食」兩個字,在我小小的腦袋留下深刻印象。
上世紀六十年代,二戰之後十多年香港生活仍然艱苦,很多人在工廠工作。到一九六七年,香港爆發暴動,經濟接近停頓,媽媽年輕時當車衣女工,後來和爸爸一起開了一間小店舖賣牛皮。那一年搵食艱難,生意太差,媽媽連走路時也在憂慮生計,心不在焉,仆倒地上,連門牙也跌崩了。
暴動過後,香港經濟開始復甦。七十年代初,美元脫離金本位政策,美國大印銀紙,美股炒起,一九七二年港股也炒出第一個大牛市。但好景不常,泡沫爆破,遇上以色列與中東國家打仗,中東向美國禁運石油,出現國際石油危機,香港經濟一落千丈,那年我家的小舖,全年只做到一單生意,媽媽終日愁眉苦臉,「你唔勤力,實會乞食!」這兩句話,又經常掛在她嘴邊。
我有這個經驗,經常跟朋友說,教導小朋友一定要在他們年幼時去教,最好在他們讀幼稚園時便教。不要以為他們聽不明白,即使深一些的道理,他們也會明白,且永記心中。到他們讀中學後,開始反叛,要教已太遲了。
鏡頭一轉,來到今天。今天父母已變得完全兩樣,很少父母會跟子女說「你唔勤力,實會乞食」,還會換上另外兩句:「咁辛苦,就不要做了。」以下有兩個真實例子。
有一對夫婦是會計師,年輕時在八大會計師行(現實是四大)之一做核數工作。每到年頭是核數高峰,他們要趕工,每晚做到凌晨兩、三點才回家,也很普遍。三十年後,兒子也讀會計,也加入了四大會計師行工作,在核數旺季,也是要在凌晨一、兩點才回家。媽媽見到心疼,對兒子說:「這樣辛苦,不要做了。」兒子本來也怕辛苦,便辭去了工作,之後幾年流離浪蕩,一年轉一份工,找不到工便旅行。我看這個孩子的事業前途廢了,心想為甚麼這對父母親身捱過的事情,卻輕鬆一句「這麼辛苦便不要做了」,便毀了自己孩子的前途呢?捱一捱便可以挨過的事情,不願意捱,當然捱不過了。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一名女孩,她上班沒多久便在公司樓下的大堂「跣腳拗柴」。一般人看完跌打,馬上繼續上班。但這名女孩卻請了病假,不是一天的病假,不是一周,也不是一個月,而是幾個月一直請病假。公司致電查詢其情況,遭到女孩的媽媽破口大罵,媽媽要女孩判工傷,女孩看醫生驗傷,她仍然說腳痛,醫生左看右看,認為無問題,但怕惹麻煩,繼續給她假紙,事情搞了很久才了結。有這樣的媽媽,這名女孩的事業前途自然也毀了。
五、六十年代的父母是艱苦的一代,他們會教導子女要勤力捱苦。而七、八十年代的父母,是奮鬥的一代,他們自己奮鬥,上岸後,對子女卻相當縱容。因為他們比較富裕,覺得子女就算不工作,養他們過世也沒問題。現在的年輕人,變成享受生活的一代,對工作態度不一樣了。但香港不是一個孤島,香港和新加坡、深圳以至世界各大城市都在競爭,要成功的環境仍然苛刻,抱着「這麼辛苦便不要做了」的態度,香港變成了一個富二代社會,總會坐食山崩的。
沒有縱容孩子的父母和老師,怎會有「人在野」的孩子呢?(盧永雄)
全文刊於《頭條日報》「巴士的點評」專欄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