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儒家治港」安在?

2019-11-28 10:45

董建華。(資料圖片)
董建華。(資料圖片)

香港特區成立以來,前特首董建華曾倡導「儒家治港」,結果不了了之。

首先,香港開埠以來,殖民地政府從未立志推動中國文化。所謂儒家思想,只有錢穆、唐君毅上世紀六十年代有氣無力地吶喊過幾聲,從未成為香港社會文化之主流。

當然,忠孝禮義自然也是中國人流露的生活儒家精神。但是儒家為何無法令中國進入現代化?

因為儒家只教做人,不教如何做事。儒家只對士大夫造成道德信仰。勞心者只務虛言,務實能力有限。基層的勞力者善於做實事,千百年來卻是文盲。

這種社會手腦嚴重割裂的傳統,貫穿中國歷代,直到洋務運動,方如夢初醒,覺得是禍害。

但改正弊端,卻又走錯了路。廢除科舉,設立新式學校、輸入西方的科學技術知識,未能修補儒家文化帶來的缺陷。

香港有各種專業功能團體,有功能組別的立法會議席,但議政能力二十年鮮有進步,就是太多人懂得做事卻又不懂做人,會做人的又不會辦事。變成書呆子與奴才相互交替,如此社會,永遠出不了一個李光耀。(陶傑)

全文刊《星島日報》「芝麻糊」專欄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