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結果不如人意?選舉過後宜修復心理

2019-11-25 22:12

有選民慶祝何君堯落敗。
有選民慶祝何君堯落敗。

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民主派歷史性大勝,控制17個區議會,建制派兵敗如山倒。有人歡喜有人愁,若然今次選舉結果不盡如你意,該如何是好?若處理不當,可能患上「選舉後創傷」(PET- Post Election Trauma),因選舉所產生的強大失落和憤怒。

反修例衝突燃燒至選舉,人與人之間出現了許多分裂和爭執,從網上一路爭拗到日常生活,由於彼此立場和理念不同,親友也受到影響、甚至受到破壞。選舉結果出爐,難免有人感到震驚、不敢相信、失望,憤怒、憂愁、甚是害怕不安。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當選總統後,有些美國民眾因為不能接受結果、也不敢相信特朗普竟可以獲得如此高的支持,對美國前景極度悲觀,對社會群體也失去信心和歸屬感,進而產生了強烈的選後抑鬱症狀。

台灣有心理醫師在去年當地九合一選舉後建議,面對令自己失望的投票結果時,來幫助自己從失落和痛苦中產生自我修復能力。

民建聯領導層向支持者鞠躬致歉。
民建聯領導層向支持者鞠躬致歉。
民主黨成為區議會最大黨。
民主黨成為區議會最大黨。

建議一:離開刺激,釋放壓力
請先關閉電視新聞、登出社交媒體、放下通訊群組,試著讓自己從選舉的熱度中漸漸冷卻,避免在討論群組中發表情緒化的言論。若有情緒想要發洩,無需過度壓抑。如果悲傷可以哭一場;如果憤怒就找個減壓的運動;如果大飽口福可以令自己開心就好好放鬆一下;如果焦慮煩躁時,就整理身邊環境同時能整理心情;想要找人抱怨時,可以先書寫,再慢慢舒緩激動的心情。

建議二:接受事實,找出意義
面對支持的政治人物落敗,難免會感受到「不被認同」的沮喪與孤立感,這時要避免將自己定位為「受害者」,否則只會讓自己喪失對人生的把握與對生命的信心。若有可能,讓自己慢慢「接受」選舉的結果,接受這個不如己意的事實,但可以試著找尋「黑中白」,在看似不稱心滿意的局面中找出正面意義,也藉此幫助自己重新對價值秩序的認知找回掌控感和安定感。

「切換看事情的角度」是常鼓勵進行的練習之一,從多元角度看事情,就不會全盤悲觀,就不會全盤否定事物的價值。例如今次選舉中,建制與民主派的得票勢均力敵,部分選區只差幾票到幾十票決勝負。因此不應只對那持相反意見的多數人感到不滿,而能看見自己並不孤單,社會仍有與自己意見相同的一批人,仍可以互相安慰打氣。

建議三:適應新政,練習感恩
「接受」之後就是「適應」。每日留意選情、轉發文宣的你,選舉過後生活可能失去重心,這時就要找些其他的活動來填補瞬間出現的空白,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正面積極的事物上。

選後社區可能會有即時改變、也可能有漸進的調整,就請開放懷抱適應,即便世界運作不符自己的理解,地球依舊轉動,日子照常要過。如何讓日子好過一點呢?就是學會「感恩」看世界,即便很難接受這結果,至少可以感恩我們擁有投票權、可以透過選票來公開表達自我的立場。

建議四:現在的我能做甚麼?
投票結果勢必無法讓所有人皆大歡喜。若令你不滿,既然無法改變他人,就先回歸自身,重新審視此時此刻的自己還可以做些甚麼,無論是捍衛自己政治思想或實踐理念,當想法浮現時,也就是希望降臨時。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