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入名校】傳統名校最愛取錄學生 常有四種優良特質

2019-11-12 18:15

喇沙書院運動員憑着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於決賽日絕地反勝男拔,奪得今年全港校際田徑賽男子組全場總冠軍。(資料圖片)
喇沙書院運動員憑着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於決賽日絕地反勝男拔,奪得今年全港校際田徑賽男子組全場總冠軍。(資料圖片)

現時正值幼稚園面試高峰期,而直資及私立中、小學收生亦須面試,模式大同小異,校方除了評估申請人的語言水平等基礎能力,同時亦會觀察他們的特質,當中以「文武全材」、「永不言敗精神」、「強烈自信心」及「教養」四項特質最能增加傳統名校錄取的機會。

前喇沙書院副校長、資深選校專家趙榮德(趙Sir)在親子網站「Oh爸媽專欄」中撰文指,名校偏向錄取「文武全材」、具「永不言敗精神」、「強烈自信心」及「教養」的學生。

傳統名校向來重視學業成績,同時期望學生在體藝方面有出色表現,因此「文武全材」的申請人較為佔優。

另一項有優勢的是「永不言敗精神」。趙Sir特別舉出今年全港校際田徑賽作例子,喇沙書院在比賽日首天落後對手男拔60分之多,但一眾喇沙運動員都沒有輕言放棄,比賽第二日力挽狂瀾,萬眾齊心勝出全部接力賽及其他比賽,最終反勝對手奪得男子組全場總冠軍,這種「打不死」的奮鬥拼搏精神就是傳統名校非常欣賞的特質。

校方亦特別欣賞有「強烈自信心」,或稱「效能感」的申請人。「效能感」是一種通過自己及觀察他人的成功及失敗經驗,再經沉澱得出的感覺。擁有「效能感」的學生比起有自信心的人更勇於面對任何挑戰,並懂得善用經驗解決難題。

趙Sir指出最後一項特質是「教養」,教養可分為有禮貌及有風度。舉例當別人幫助了自己時,要懂得說「謝謝」;至於犯錯了就要勇於承擔並說「對不起,知錯了」,這是禮貌。風度則是指謙恭及寬恕,當贏了團體比賽,不要驕傲,而要謙卑地歸功於全隊努力;當別人冒犯了自己時,可以的話應該大方寬恕對方,這就是風度。學生同時要有禮貌及有風度,才稱得上有教養。

家長不妨按照趙Sir的心得,重點培養孩子上述四項特質,讓他們在面試時不經意流露出這些個人特點,增加錄取的機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