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東區北區及沙田設安放流產胎設施

2019-11-03 12:03

視察食物環境衞生署首個可供安放流產胎的設施「永愛園」。
視察食物環境衞生署首個可供安放流產胎的設施「永愛園」。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發表網誌,指食環署在今年1月推出綠色殯葬中央登記名冊,讓有意選擇綠色殯葬的市民可在生前作登記供家人知悉其意願。截至9月,已有超過2800名市民登記,她亦有在名冊上登記。她又說,未來政府打算在東區哥連臣角、沙田石門和北區沙嶺提供安放流產胎設施。

陳肇始指,政府致力推廣綠色殯葬作為一種更環保及可持續處理先人骨灰的方式,明白要令綠色殯葬廣獲公眾接納過程需時,但隨着政府加強宣傳及教育,有信心越來越多市民會選擇綠色殯葬。截至今年9月,選用綠色殯葬佔死亡人口的比率已超越16%,較去年全年的14.8%為高。為鼓勵市民選用環保葬儀,食環署設有12個紀念花園及在指定香港水域為市民提供免費撒灰服務。此外,該署亦提供免費的「無盡思念」網上追思平台,方便市民隨時隨地透過互聯網悼念摯愛逝者。

陳肇始續說,在土葬方面,現時只要流產胎的父母向醫院提出要求,便可以領回流產胎,並向食環署或私營墳場申請安放流產胎。政府首個安放流產胎設施位於粉嶺和合石,已經在2019年4月投入服務,名為「永愛園」,象徵永遠的關懷和愛護。未來,政府打算在東區哥連臣角、沙田石門和北區沙嶺提供同類設施。至於私營墳場,至今已有4個私營墳場,包括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歌連臣角天主教聖十字架墳場、道風山基督教墳場及哥連臣角香港佛教墳場,提供安放流產胎服務,另外跑馬地回教墳場提供安放流產胎服務的申請正在處理中。

她又指,了解有些父母希望把流產胎火化,甚至流產胎在無人領回的情況下仍能得以妥善處理。因此,行政長官在剛公布的《施政報告》中提出,食環署將設置供流產胎專用的火化設施,選址在葵涌火葬場附近。除了火化設施之外,項目還包括供撒放流產胎骨灰的花園、悼念活動室,以及電子悼念屏幕。我趁此機會感謝葵青區議會的支持,食環署和建築署會盡快開展工程,落實計劃。

到訪荃灣華人永遠墳場寧馨園。
到訪荃灣華人永遠墳場寧馨園。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