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壯漢刮痧後突然中風 醫生:頸不能隨便按

2019-10-29 17:31

主診醫生馬躍(左)扯開患者領口,發現趙先生頸部兩側還有刮痧留下的淡淡紅印。(網圖)
主診醫生馬躍(左)扯開患者領口,發現趙先生頸部兩側還有刮痧留下的淡淡紅印。(網圖)

壯年漢子驟然覺得右眼發黑、左肢無力,有明顯腦中風跡象。到醫院一檢查,類似的腦中風還和不規範的頸部按摩、刮痧息息相關。今年36歲的趙先生就因為一次不太規範的按摩、刮痧,引發中風。

36歲的趙先生,10月17日突然感覺右眼朦朧、左側肢體無力麻木,來到廣州南醫三院急診科就診,急診科醫生考慮趙先生急性腦卒中可能,遂通知醫院卒中團隊的醫生,並馬上開通綠色通道緊急完善檢查,完成頭部檢查後發現患者存在右側大腦半球多發急性散發點片狀梗死病灶,立即予以積極藥物治療。

趙先生這麼年輕,也沒有基礎疾病,突然腦梗死引起了主治醫生馬躍的注意。馬醫生仔細詢問病人及家屬得知,趙先生最近休息不好,時有頭痛發作,在家附近做了頸部推拿和刮痧理療,馬醫生扯開患者領口,發現趙先生頸部兩側還有刮痧留下的淡淡紅印。

馬醫生和神經外科主任黃理金懷疑趙先生是頸動脈夾層。頸部推拿按摩或刮痧誘發頸動脈夾層其實不罕見,南醫三院之前就收治過類似病例。

經過造影確認,明確了右側頸內動脈顱外段長度約7cm的夾層形成,經手術,病灶血管得到了修復。

黃理金主任表示,動脈夾層的形成包括動脈內膜撕裂和內膜瓣的形成,使得血液在血管層間滲透,引起動脈狹窄甚至完全阻塞管腔,導致缺血性神經系統體征的出現,頸動脈夾層是中青年腦卒中患者重要的病因。

頸部過伸、旋轉或側傾、多種體育活動、甩鞭樣損傷、牽伸和頸部突發性移動、劇烈嘔吐或咳嗽等小型創傷可引起頸動脈夾層,對頸椎進行操作的頸部按摩或微不足道的頸部創傷,一直以來都是一種已知的引發頸動脈夾層的潛在機械觸發因素。

黃主任建議,盡量減少頸部的各種按摩、刮痧等操作,若有需要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評估或治療,以防引發頸動脈夾層。若在這些操作後有腦卒中徵兆,一定要及時就醫,頸動脈夾層需要及時診斷、及時治療,大部分病人可達到治癒。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