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施政報告】細數按揭收緊歷史 盲目上車易接火棒

2019-10-16 18:45

放寬按揭消息一出,不少二手盤「封盤」。(資料圖片)
放寬按揭消息一出,不少二手盤「封盤」。(資料圖片)

八百萬樓價九成按揭成為熱話!特首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首次置業人士可申請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將由現時四百萬元大幅提高至八百萬元,每月供款額高達兩萬九千,甚至更高,令不少嘩然。

事實上,隨着樓價上升,可以申請九成按揭的四百萬元以下單位,市場上極為少有。要有高成數按揭,很多時靠發展商向新盤買家提供,有個別發展商推出新盤時更聲稱可提供高達九成按揭。
 
香港樓價在過去十多年不斷上升,港府針對樓市的加辣措施亦一推出推。不過,收緊樓按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開始。在九十年代初,住宅物業市場持續暢旺,銀行界於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對住宅按揭貸款自發採納七成按揭成數準則,以降低拖欠還款的風險,其後更被金管局併入物業貸款指引,成為業內所謂的「七成按揭指引」。

當年不少新盤均提供二按,一及二按合共按揭成數可高達九成至九成半,九七年金融風暴發後,有發展商促銷樓盤,更曾出現十成按揭。同樣情況,亦出現在二○○三年沙士期間。

不過,後來香港樓市慢慢升溫,隨着內地資金湧港,樓市變得熾熱,樓價不斷飆升,港府聯同金管局推出辣招控制樓市,其一中招就是收緊按揭。金管局○九年推出收緊豪宅按揭成數措施,二千萬元以上豪宅按揭成數上限為五成;一○年更兩度收緊非自住物業按揭成數,推出被稱為「辣招稅」的額外印花稅(SSD),銀行更須向申請按揭人士進行壓力測試。往後可造按揭成數的樓價上限逐步降低,並針對物業類別、物業用途、持有物業方式及不同按揭條件進行收緊。自一○年起,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從價印花稅等「辣招」相繼推出,按揭亦一再收緊。

近年,市場及社會不時有聲音要求政府「減辣」或放寬樓宇按揭。林鄭今日提出放寬按揭,對於有意「上車」的人士來說,無疑是喜訊,但現時正值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中美貿易戰,以及香港持續不斷的反修例運動,無不成為樓市及經濟的暗湧。面對「內憂外患」,市民置業須更為審慎,買樓除了首期,還有印花稅等開支,而且每月供款,以及日後樓價波動、銀行息口變動等因素,均需一一考量,不宜盲目「上車」,必須衡量個人經濟能力,三思而行。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