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群組團下鄉「扒栗子」 致品質下降當地栗農損失慘重

2019-09-11 21:02

網圖
網圖

「懷柔板栗」甚為著名,而懷柔全區栗樹種植面積達22萬畝,因此栗子是不少當地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然而,近日雖是栗子的收成期,但當地栗農卻因一群「扒栗子」的大軍而感到恐慌。

據內媒報道指,每年的9月初至10月初,是栗子的收成期。然而,當地栗農卻因一群「扒栗子」的大軍而感到恐慌,甚至縮短採摘期,甚至提前採摘還未熟透的栗子,導致栗子品質下降,收入亦因此下降,其原因則由於一群「扒栗子」的大軍所致。

老北京人有「扒栗子」的傳統,即是栗農收完栗子後去撿漏,在樹下草叢裏翻找漏撿的栗子,時間一般在10月中旬以後。然而,近年隨著長者可免費乘坐公交車,加上到懷柔遊玩的人數增加,「扒栗子」的時間亦提前。現在是栗子剛見熟,人群就來「扒栗子」,而在「十一」假期時更是高峰。據了解,一個扒栗子的人一天至少能撿走20斤至30斤栗子,按一斤為5元人民幣計算,即從栗農身上搶走至少100元元人民幣。以渤海鎮為例,在高峰期,粗略統計一天至少有100至200人前來撿栗子。

渤海鎮林業站站長高福軍指,「城裏的大爺大媽,坐著免費的公交車,背著雙肩背包,有的還拉著買菜的小車,專門來撿栗子,還有開著車來的。有的懷柔有親戚,他們就住在親戚家,順便撿栗子。」
渤海所村黨總支副書記孫振民指,「栗子沒有野生的,不修剪不管理是不會結果的,所以雖然漫山遍野是栗子樹,但都是有主人的。」孫振民續指,「你抓他一個現行,他不撿了,走了,去旁邊別人家的地裡撿去了,你還沒法管。」


網圖
網圖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