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旅客跌逾四成需要時再推紓困措施 陳茂波:港陷經濟衰退風險高

2019-08-22 06:25

陳茂波表示,香港經濟正處於內外交困,技術上陷入經濟衰退的風險好高。
陳茂波表示,香港經濟正處於內外交困,技術上陷入經濟衰退的風險好高。

中美爆發貿易糾紛之際,香港近月又陷入反修例風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指出,香港經濟環境內外交困,當中旅客跌幅擴大至逾四成,本地固定資本投資總額亦連跌三季,形容「技術上陷入經濟衰退的風險很高」。因此,政府會盡快落實剛推出的一百九十一億紓困措施,並會不斷動態評估經濟情況,有需要時會再推出紓困措施,不限於《施政報告》或財政預算案。但他認為,社會需要盡快回歸平靜,重建國際社會對香港的信心,否則政府再推出措施亦作用有限。

記者:羅尹彤

陳茂波接受《星島》訪問時表示,香港經濟正處於內外交困,上半年經濟增長為百分之零點五,但經濟增長動力由去年首季起一直放緩,政府將今年全年經濟預測調低到零至百分之一。其中,六月份出口貨量大跌逾一成,本月訪港旅客數字跌幅擴大,第一及第二個「五日」皆按年下跌逾三成,到第三個「五日」跌幅擴大至逾四成。他表示,經濟增長按年比較雖有增長,若以季度比較則下跌百分之零點四,估計第三季情況嚴峻,負增長的機會好高。

固定資本投資連跌三季

「基本上可以說,技術上陷入經濟衰退的風險好高。」陳茂波表示,香港近日堵路、堵機場等示威行為,影響國際社會對香港的信心,認為香港並不安全,打擊外商來港做生意的意欲,又引述今年本地固定資本投資總額連跌三季,第二季按年下跌逾一成二,令人擔心。不過,他認為目前情況仍有變數,「社會盡快平靜下來,內部困難停止,集中精神處理外面經濟環境困難,便會好好多!」陳茂波希望市民在爭取政治訴求時,亦關心經濟情況,「不希望理想未達到,香港的家園就已被破毀,不值得。」

為應對上述內外經濟環境,政府早前宣布推出一系列紓困措施,開支達一百九十一億元。陳茂波指,有關措施會分三階段實行,期望大部分可於十二月底前落實。最快落實的為租金寬減等行政措施;第二批為豁免牌費等,可「先訂立、後審議」,若非有較大爭議,相信待立法會復會後便可盡快落實;最後為電費補貼、代公屋戶繳付一個月租金等利民措施,需要向立法會申請。

有聲音認為,政府花一百九十一億元推紓困措施,不如「全民派四千元」。他解釋,措施符合現屆政府理財哲學,要更聚焦及針對性地幫助有需要人士,同時受惠覆蓋面夠廣,行政需要簡便。

針對性幫助有需要人士

「政府會繼續不斷地動態評估經濟情況,有需要時可繼續推出紓困措施。接下來十月的《施政報告》、二月的《財政預算案》都是合適的契機,甚至有需要時,政府可在中間推出措施,最重要措施可適時推出。」但他強調,若社會未能回歸平靜,再推出措施亦作用有限。

陳茂波又表示,目前談論紓困措施對政府財政有多大影響是言之尚早,未來仍有不少變數,「過去數月印花稅有收縮、賣地收入近期低於預期,立法會因提早收爐,部分工程項目未能批出,支出會推遲。有一系列變數,我們正密切留意。」

他強調,不須執着一個年度上的盈餘或赤字,政府認為經濟環境欠佳時,應善用財政儲備及財政實力,推出逆周期措施,一來撐企業、保就業,二來亦紓解市民的經濟壓力,「短期一年內的高低政府不太介懷,應做則做、應使得使,在經濟周期中,盡可能保持收支平衡便足夠。」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