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恐龍之鄉」發現6600萬年前恐龍蛋

2019-07-26 15:55

6600萬年的恐龍蛋化石。影片截圖
6600萬年的恐龍蛋化石。影片截圖

根據内地媒體報道,廣東河源9歲小學生張仰喆和母親李小芳於23日到河源市區東江大橋東面岸遊玩時,意外發現一顆疑似恐龍蛋化石,隨後通知相關部門。經河源恐龍博物館人員再於現場發掘後,陸續總共挖出11顆距今6600萬年的恐龍蛋化石,之後,博物館聯合其他專業人士對此次新發現的恐龍蛋進行清理與修復。

李媽媽告訴媒體說,今年的大水把橋冲毀了,橋基被沖斷,橋下的泥土暴露於外面。母子二人因此過來於斷橋拍照留念。遊玩時,孩子在斜坡上突然發現並大喊媽媽說「這個好像一個恐龍蛋殼」。早於前段日子,孩子參觀了當地恐龍博物館並見過各種不同的恐龍蛋化石,所以小孩可以一眼認出破碎的蛋殼化石。隨後,小孩更於斜坡上約80厘米地方發現了一顆圓形的恐龍蛋化石,而後,媽媽就通知當地博物館並尋求幫助。

河源恐龍博物研究所副主任黄志青告所内地記者,當日接到消息後,聯同警方一起到現場。在陸續的挖掘中,在泥土下方60-70厘米的地方總共挖出了11顆直徑約9厘米的「石蛋」,最後證實這些都是恐龍蛋化石。根據土壤呈紅色為紅砂岩是應屬於距今66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黄志青更表示,於發現恐龍蛋化石的地方修築過建築物,蛋殼還能仍舊保存直到出土,實屬難得。

自1996年起,廣東河源首次發現了大批恐龍蛋和骨骼化石,隨後被譽爲「恐龍之鄉」,也在當地建立了專業的恐龍研究機構,又稱河源恐龍博物館。據媒體了解,該地早於1999年,在500米遠處就曾挖掘出很多顆不同種類的恐龍蛋化石。

博物館表示會在適合的時機於此地搜查並挖掘其他恐龍蛋,因爲根據經驗,該地還會有其他不同的恐龍蛋。現時會聯同多名專業人士集中對發掘的11顆恐龍蛋進行處理修復。

另外,識別恐龍蛋化石和恐龍骨骼化石對於當地人而言,是十分易如反掌的技能。李媽媽相信孩子能清晰地意識到可能是恐龍蛋化石,是與平時教育密不可以分。例如,生活環境,校園教育和自身家庭教育。

9歲小學生張仰喆和母親李小芳遊玩時,發現恐龍蛋化石。影片截圖
9歲小學生張仰喆和母親李小芳遊玩時,發現恐龍蛋化石。影片截圖
9歲小學生張仰喆。影片截圖
9歲小學生張仰喆。影片截圖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