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蠓集中咬腳 3招防範

2019-07-06 08:00

蠓比蚊更「兇狠」。示意圖
蠓比蚊更「兇狠」。示意圖

小朋友到公園玩,總會有幾處紅腫的痕跡。咬他們的未必是蚊,而是蠓,蠓叮人時卻比蚊子更無形。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表示,大部分情況下,被蠓叮後的紅點部位,不及蚊咬般痕癢,紅腫情況亦相對較為輕微,較快消退。他續指,蠓多為集體活動,所以容易出現數十處被叮的情況。

蠓不像蚊子高飛,而是習慣於1米高度低飛。因此牠們會較為集中咬腳。由於人的關節皮膚較薄,所以亦會集中咬該處。
潮濕地表如長滿青苔處,為蠓的孳生棲地。雖然專吸人血,但牠們並非主動尋覓供血體的昆蟲,所以避免前往該區域便可預防被叮。

蠓的繁殖期由4月開始,而暑假則是高峰期。陳厚毅表示,本港常見類型的蠓不會傳播疾病,若被叮可立即用清水或加入肥皂清洗患處或用冰敷,可紓緩痕癢。亦可塗抹藥膏,但絕不可以搔抓患處,否則會引致傷口感染。

蠓叮人時卻比蚊子更無形。網圖
蠓叮人時卻比蚊子更無形。網圖
蠓多集中咬腳。網圖
蠓多集中咬腳。網圖

防蠓小貼士:

1. 穿著長袖長褲
蠓的吸血口器不像蚊子的長,所以牠們需要接觸皮膚能吸血。家長宜為孩子準備長袖長褲,好讓蠓不能咬到。

2. 含 DEET蚊怕水
避蚊胺 DEET(diethyltoluamide)是最有效的防蚊配方,但其驅蚊原理為擾亂蚊蟲對人體的感覺。然而近年有指DEET甚具刺激性,有機會引起敏感反應,所以孕婦、嬰幼兒就應該避免使用。
為小孩購買時,可觀看其DEET濃度,因兒童適用濃度為10%-30%,成人則是小於50%。

3. 避免前往潮濕地表
上述提及蠓喜歡潮濕的地方,所以可避免前往農莊、花圃、樹下等地方。蠓從而不能向小孩下手,若要到郊野玩樂,便要做好以上兩個防範措施。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資料圖片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資料圖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