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非法棄置垃圾 環保署本年中於黑點加裝35套人工智能CCTV

2019-06-19 15:31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 資料圖片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 資料圖片

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垃圾徵費)最快於明年實施,立法會會議上議員胡志偉詢問政府在公屋實施措施時情況及有否與房委會為轄下屋邨實施垃圾徵費進行了準備工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回覆指,為令更多公屋屋邨的持份者能試行垃圾收費,環保署及房屋署去年底分批在10個公屋屋邨開展各為期約6個月的實踐計劃。他又說,政府計劃推展沙田污水處理廠及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興建回收中心第二期,料兩個項目於2022年落成啓用,有助處理更多廚餘。

黃錦星書面回覆表示,垃圾收費將於全港各界別按兩種模式徵收,分別為按指定袋/指定標籤收費和按廢物重量徵收「入閘費」。他指,為令更多公屋屋邨的持份者能試行垃圾收費,環保署及房屋署已於2018年年底分批在10個公屋屋邨開展各為期約6個月的實踐計劃。環保署在計劃期間會免費提供模擬指定袋讓公屋居民實地試用及模擬試行垃圾收費,並舉辦不同類型的宣傳和公眾教育活動,讓參加者對垃圾收費、廢物源頭分類及乾淨回收有更深入的認識。

他又說,按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建議,擬議的垃圾收費落實安排須建基於現行的都市固體廢物收集系統。環保署與房屋署亦一直就推行垃圾收費保持緊密的溝通。在制定垃圾收費落實安排的過程中,環保署已考慮到公屋的廢物收集安排及相關設施,例如垃圾槽及垃圾房等的運作,以確保垃圾收費能有效落實。

胡志偉又問及,政府有何措施協助市民妥善處理家居廚餘及會否在各區廣設閉路電視系統。

黃錦星指,政府正計劃推展「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技術至沙田污水處理廠及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興建回收中心第二期,當該兩個項目於2022年落成啓用後,政府會撥出當中約三分之一用作處理家居廚餘,即可將家居廚餘處理量提升至每日約200公噸。

另,當局正為回收中心第三期進行工程可行性研究及環境影響評估的工作,因應項目的籌備進度及如獲立法會批准所需撥款,期望設施可於2026年投入運作,每天可處理300公噸廚餘。

黃錦星說,視乎發展更多廚餘處理設施的步伐,政府期望在2030年代中期,提升本港整體廚餘處理能力至每日約1800公噸,即現時整體廚餘生產量的約50%。

為加強打擊非法堆填及非法棄置建築廢物的違法行為,環保署已於約80個地點安裝監察攝錄系統,並計劃於2019年年中另外增加35套備有人工智能的監察攝錄系統,以提升署方的執法部署及流動性。食環署亦計劃在諮詢區議會後,由今年第三季起將安裝監察攝錄系統計劃延長2年,並按區議會建議的地點及優先次序,分階段在全港約150個非法棄置廢物黑點安裝監察攝錄機。若個別黑點在安裝監察攝錄機後,衞生情況大幅改善,食環署會把監察攝錄機移往其他黑點安裝,並逐步增加安裝監察攝錄機的地點至超過300個。

垃圾徵費最快2020年年底實施。 資料圖片
垃圾徵費最快2020年年底實施。 資料圖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