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逝世】路思義教堂升格古蹟 台文化部:感謝對建築文化貢獻

2019-05-17 10:00

貝聿銘在亞洲的第一個作品就是台灣東海大學路思義路教堂。
貝聿銘在亞洲的第一個作品就是台灣東海大學路思義路教堂。

被譽為「現代建築最後大師」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於美國時間周四逝世,享年102歲。台灣文化部今早亦在社交平台發出帖文,懷念一代的建築大師,並感謝其對建築文化所做出的貢獻。

貝聿銘在亞洲的第一個作品就是台灣東海大學路思義路教堂,路思義教堂是東海大學的地標與精神堡壘,榮登20世紀全球十大優美建築殊榮。路思義教堂當年大膽的建築造型與結構設計,將宗教精神賦予形象化卻落實到實體現實中,是一座極具原創性與開創性的建築作品。

路思義教堂的設計,在結構、穩定性、內部使用和外觀等因素的多重考量下,確立為四片分離、亦牆亦屋頂的鋼筋混凝土雙曲線結構,每片曲面在與地面及頂端相接部份則為直線,外表形成圓錐雙曲面內面支撐以菱形格子梁系統,結構合理堪稱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之典範,使之成為台灣現代建築先驅。2019年4月,路思義教堂更獲台灣文化部升格為「國定古蹟」。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