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逝世】如竹子「節節高升」 匠心打造中銀大廈

2019-05-17 07:59

中銀大廈。資料圖片
小圖為貝聿銘。
中銀大廈。資料圖片 小圖為貝聿銘。

被譽為「現代建築最後大師」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美國時間周四與世長辭,享年102歲。大師遠去,卻早已為香港的天際線,留下了一道活潑的幾何圖形風景——中銀大廈。

祖籍蘇州生於廣州的貝聿銘與香港甚有淵源,不但早年在香港生活,於中環拔地起成為香港地標之一的中銀大廈,正是出自其手筆。

位於花園道1號的中銀大廈原址為美利樓,這幢中銀香港總部於1985年4月18日動土興建,1989年竣工,1990年5月17日正式啟用。

由玻璃幕牆與鋁合金構成的中銀大廈,貝聿銘的設計靈感源自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建築特點是將中國的傳統建築意念和現代的先進建築科技結合起來,大廈由4個不同高度結晶體般的三角柱身組成,呈多面稜形,好比璀璨生輝的水晶體,在陽光照射下幻化出不同色彩。

中銀大廈的設計,當年也曾遭非議,反對聲音主要源於對風水的考慮。其中,最初的設計外牆鋁條呈「X」形狀,被指為死亡象徵,貝聿銘於是將鋁條中橫條的部分拿走,看上去就變成鑽石。

不過,有公眾仍不滿大樓的尖角外形,批評就像一把尖刀,被指影響當年的港督府及匯豐總行風水,更有傳因此觸發一場中環風水大戰。據《貝聿銘傳》,港督衛奕信也曾向貝聿銘「投訴」中銀的尖角正對港督府,需種兩棵柳樹化解。

中銀大廈。小圖為貝聿銘與兒子貝禮中。資料圖片
中銀大廈。小圖為貝聿銘與兒子貝禮中。資料圖片
中銀大廈。資料圖片
中銀大廈。資料圖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