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點評|歐洲缺能源 工業製造靠美國?
2022-09-08 10:04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公開表示,美國製造業正在重新振興。「哪裡寫的——哪裡寫的說,美國不能領導世界製造業?」他說,世界各地的製造商都正在湧向美國。
事實上,美國科技公司逐步將供應鏈轉移出中國,蘋果和Google最新智能手機不盡是「中國製造」。《美國之音》最近報導〈製造業西升東降,中國世界工廠地位開始動搖〉。不過,動搖的可不是中國,而是緊貼美國路線的歐洲國家,上週末捷克首都布拉格爆發7萬人示威大遊行,呼籲執政者控制飆升的能源價格,而不是盲目支持歐盟和北約對俄羅斯的遏制,事關普京對此作出反擊,毫不猶疑關掉供歐天然氣管道。歐洲缺了能源,哪來工業製造?都要去美國了吧。
上周末,一場被喻為「布拉格之秋」的示威觸發德國反政府浪潮,本周一,數千人在德國東部城市萊比錫集會,抗議政府的能源和社會福利政策,法國也在蠢蠢欲動。歐美民間機構More in Common在2日發布一份針對英國、德國、法國、波蘭四國民調,歐洲人最關心的問題,不是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民主自由人權議題,也不是「專制」政權俄羅斯的安全威脅,而是「生活成本」,超過6成德、法民眾憂慮未來數個月「社會不穩定」,波蘭對此憂慮更高達75%,英國也有57%。甚至有40%法國人希望看到2018年黃背心運動再起。
歐洲正走向一場官逼民反的亂局,中國早說過,民主不是形式民主的選舉操作、多黨輪替,民主是以民為本。歐洲過去200多年有殖民擴張掙來的本錢,造就工業化成熟發展,西方的「富N代」有吃不完的老本。1991年蘇聯瓦解之後,具有政治家眼光和氣魄的默克爾,為德國制定以低成本、穩定供應的俄羅斯能源為德國工業製造的基礎,復又捕捉到中國市場壯大的機會,讓德國製造業取得最大的有利條件,如是者,德國可以「堅離地」的以西方價值秩序向中俄兩國相逼,北約和歐盟還要遠赴亞太地區針對中國復興。德國現政府更主動提出與華脫鉤的方案。
不過,德國除了離不開俄羅斯天然氣,也不可能向中國say no。《德國之聲》報導︰「德國金屬和電氣行業雇主協會的負責人警告說,德國工業在短期內幾乎無法改變對中國的依賴,若德國與中國發生經濟戰,將導致德國工業癱瘓。目前德國夾在中美之間,處境尷尬而危險。」德國可以理直氣壯談新疆人權、香港民主發展和台海問題嗎?
「目前,中國是德國最重要交易夥伴。2021年,兩國間貿易總額達2450億歐元。德國Ifo經濟研究所8月分析,如果德國和中國發生貿易戰,德方所受經濟損失將是英國脫歐帶來損失的6倍,而最大輸家會是汽車產業。」道理顯淺明白。
德國與歐洲政客現在還沒有一葉知秋的醒覺,這令人想起伊索寓《蚱蜢與螞蟻》︰終日無所事事,玩樂唱歌的蚱蜢浪漫足夠了,螞蟻就辛勤備糧,蚱蜢鼓勵螞蟻放下工作,大家一起快樂歌唱,不過蟻后不以為然。冬天來臨,蚱蜢發覺自己一無所有,凍僵在路旁,蟻后感慨的說:「可憐的蚱蜢,你現在怎麼不唱歌和跳舞了呢?」
有種浪漫叫西方民主自由,可以令人凍僵。此外,大家不必為蟻后擔心,西升東不降,歐洲的經濟看來要崩了,美國可以取而代之;中國還是中國,一個重要的生產及消費市場,對未來也做好了準備,例如國內外雙循環和一帶一路建設。拜登先生,這個冬季美國不太冷,唱歌跳舞吧!
深藍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編按原題為「歐洲沈淪,美國上升?」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