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餐桌禮儀|黃副校長隨筆

2024-05-30 15:09

被遺忘的餐桌禮儀|黃副校長隨筆
被遺忘的餐桌禮儀|黃副校長隨筆

常聽老人家細說兒時生活點滴,每當提及用膳的餐桌禮儀,他們都會百般滋味在心頭。如果在進食時不懂規矩或稍有不慎,例如「飛象過河」、「筷子裝香」或敲打碗筷,原來是真的會給父母親體罰打閙的。

隨著時間流逝,當年的小孩都變成父母親,亦同樣會把這些美德,一代傳一代的流傳下去。但其實除了這些基本的餐桌禮儀外,原來外出用膳的時候,也都還有很多細節是值得提醒下一代的。

1. 男女一起用膳的時候,可以教導男生主動把較舒適的廂座即卡位或「單邊」座椅讓給女士。一來感覺較舒適及較大安全感,二來亦應避免安排上菜位予女士入坐,昭君「出菜」位置還是由較為壯健的男士使用始終較為恰妥。

2. 年輕人喜歡凡事打卡留念,「相機食先」本來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但如果有人要力求完美,影了又影,除了影響眾人進食外,更會讓食物冷卻。故應教導新一代,理應把食物盡快放到主人家或長輩面前,不好只顧自己喜惡,隨意拍攝或大快朵頤。

3. 圓桌或轉盤寓意團圓及方便把碟子轉動,在中式酒家用膳,除了要使用公筷分享食物外,如果有人夾取食物,緊記不好轉動轉盤。同時更應主動幫忙把該碟食物轉近別人,予人方便。

4. 雖說食不言 、寢不語,但與親友相約聚首,很難完全做到只會進食,不談往昔。但也可教導孩子在進食時要把嘴唇合攏,一來不會把食物碎屑亂噴出來,同時亦能更專注及健康地咀嚼食物才開口說話。

5. 無論中西餐廳,如果遇有身體不適或意外地打噴嚏與咳嗽,都不好將含有唾棄物的紙巾放在餐具如茶杯或碗子內。雖然餐廳都會把餐具洗淨消毒,但把這種「有料」紙巾放在骨碟或枱布上,才是較為衛生的做法。

良好的習慣是要從小開始培養的,我們希望下一代是個有家教有修養的人,透過言傳身教,為人父母者應當為下一代樹立榜樣。假期快到了,齊來教導子女更好的餐桌禮儀吧!


黃文龍
小學副校長

延伸閱讀:

如何成為一位好老師?|黃副校長隨筆

如何培養孝順的孩子 ?|黃副校長隨筆

認識祖國之旅──武漢篇|黃副校長隨筆

香港人有禮貌嗎?|黃副校長隨筆

我的紀律部隊夢|黃副校長隨筆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